當夏日的熱浪開啟全球燒烤模式,歐洲正被架在火上反復“炙烤”。
西班牙的氣溫飆到46度,葡萄牙更猛,直接沖到47度,太陽公公仿佛拿著放大鏡烤螞蟻,恨不能把大地烤出焦糖色。意大利的路面在高溫下直接化身為“巨型黏黏板”,行人走路得像跳芭蕾似的踮著腳,生怕鞋底被牢牢粘住,上演一出“拔鞋秀”。就連巴黎埃菲爾鐵塔這位浪漫派代表,也扛不住熱浪“鞠躬”了——輕微熱彎曲讓它看起來像被曬蔫的向日葵,讓人忍不住感嘆:這天氣,連鋼鐵硬漢都得認慫!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在這種快被蒸熟的天氣里面,很多歐洲人家里連臺空調都沒有,就連公交地鐵這種人擠人的地方也沒有空調,整個歐洲的空調普及率只有20%,有人說就熱那么幾天沒必要,還有人說歐洲人環保。但真相讓一些人很破防,因為歐洲人根本裝不起空調,在歐洲一些地方,裝空調的總成本甚至需要7000歐,相當于5萬人民幣,就算勒緊褲腰帶把空調裝好了你也用不起。
要知道 ,歐洲的電價就像奢侈品,自從俄烏沖突開戰后,更是坐上竄天猴一路飆升。就說2024年德國的平均電價,100度電要39.5歐元,折合人民幣300多塊。這意味著普通家庭一個月電費得好幾千,相當于多交了份房租,開空調?那不是吹冷風,是燒錢啊!
拿德國一臺1.2千瓦的家用空調開一個小時,電費換算成人民幣3塊9,每天開8小時,一個月下來月底你光空調費就要花掉935元。咱們再做一個對比,如果你在中國的話,這么用一個月的電費只需要157.5元。
哪怕你的腰包能撐得住,國家電力也撐不住。今年高溫期間,歐洲部分地區因為用電超負荷出現了停電和電價暴漲的情況,此刻歐洲各國專家正在呼吁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發現沒,你家已經很久沒有停過電了,而且一度電的價格平均下來才5毛5,輕松實現空調自由。歐盟人口才4.5億,供電已經成了老大難,中國14億的基數,用電難度更是可想而知,而這一切的底氣都藏在特高壓輸電技術里。
大家都見過高壓線吧,那是發電廠的電力快遞線,那特高壓是啥?
簡單說就是超級快遞車,是整個世界電力最頂級的技術,正負800千伏以上直流電和1000千伏以上交流電,才有資格加入特高壓天團。
特高壓的出現,讓中國的能源散沙匯聚成了電力高塔。要知道國內的能源分布和工業發展嚴重分家,很多發電的地方不用電,很多用電的地方不發電。數據顯示,70%的煤炭藏在西北,80%的水能躲在西南,風能、太陽能偏愛北方,可大量的人口和工廠集中出現在了東南沿海。
要是靠傳統電網送電,那效率不要太低,耗損又大到心疼。打比方,新疆給江蘇送100度電,發電廠得準備130度電,因為路上要損耗30度。
2010年以前,每到夏天用電高峰,這種“西電多到浪費,東電不夠用”的矛盾就特別扎眼。西部的電多得能隨便造,東部卻得拉閘限電。那時候工廠流行“開三停四”,上班像上三天休四天的“半退休”模式,生產進度被拖得像老太太過馬路。就連城市路燈都得“輪崗制”,只開一半,夜晚街道昏暗得像恐怖片片場,這場景在沿海地區曾是家常便飯。
為了解決這“西電東渴”的難題,我國啟動了“西電東送”工程,而特高壓技術就是這項工程的“超級快遞車”。根據物理定律,輸電時電壓越高,電流越小,損耗就越低,送得也越遠。
要是把普通電網比作綠皮火車,那特高壓就是磁懸浮高鐵,跑得快、拉得多、跑得遠。但在當時,特高壓在全球電力圈里就是“傳說級”存在,沒幾個國家敢碰。
特高壓的出現把損耗率達到2.8%,大大提高了偏遠地區發電廠的經濟效益,打破了輸電距離的限制。
所謂的特高壓,它最大的研發難度在于變壓器,它需要高度的絕緣,當電壓高到一定程度,所有絕緣體都有可能變成導體。前蘇聯研發特高壓30年,一直都沒有成功,日本只建成了190公里的試驗段,美國造了個7000噸的變壓器,根本都沒能走出實驗室。而中國摸著石頭過河,為了測試特高壓能不能帶電作業,科研人員直接把1000千伏的高壓電拉到身邊做實驗,這操作簡直就是在雷雨天放風箏,全世界都沒有人敢嘗試每一步都在賭命。但就是這份敢闖敢拼讓咱們硬生生的把不可能變成了我能行。
經歷了5年的攻堅戰,2009年,中國第一條特高壓路線正式亮相,從晉東南到荊門,中國徹底進入了特高壓時代。在你眨眼的一瞬間,新疆的電力已經被送到了3300公里以外的安徽30次,這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特高壓。
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特高壓交流線路19條、特高壓直流線路20條,這些輸電線路總長超過4萬公里,從0到40000公里中國特高壓只用了20年,看似跨越式發展的背后,卻是一場長達20年的世紀大論戰。
而且咱們的特高壓技術早就走出國門,2018年幫埃及、贊比亞建起電站,讓當地居民告別“停電苦”;2019年巴西美利山項目二期落地,1600萬人用上穩定電力;2020年和東盟達成電力合作,咱們的電力標準正被越來越多國家點贊。
據悉,中國電力將在2030年完成洲內互聯,2050年建成覆蓋全球的特高壓電網,全球各國依賴中國電網技術,必將會成為趨勢,到那時候,電力取代石油,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
特高壓這盤事關人類未來的大棋,我國早就入局了。
一代人雖有一代人的局限,但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國特高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國家發展到人類命運的思考,這不僅是電力人的浪漫,也是大國的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