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回復 品牌 免費送你《135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作者 | 王暉 來源 | 首席品牌觀察
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
你以為的廣東特產是早茶、豬腳飯、白切雞,但隱藏的廣東特產其實是蟑螂、麥當勞。
廣東大蟑螂早已經名聲在外,據說可以上天入地,猛男都能嚇得嚶嚶直哭。
而由于廣東麥當勞門店數量在全國遙遙領先,也形成了“廣東人把麥當勞吃成了粵菜”的刻板印象。
按理說,這種地域笑話無傷大雅,麥當勞和廣東人都可以一笑了之。
但是,當廣東人在麥當勞中吃出蟑螂,就變成地獄笑話了。
麥當勞漢堡“加料”了
最近,廣州市民方女士就吃到了地獄笑話的苦。
根據媒體報道,方女士在麥當勞百利華庭店下單了一份套餐外帶,在吃漢堡的時,發現面包胚內嵌有半只蟑螂,已呈干尸狀態。
? 圖源:南方網
從網傳圖片可以看到,吃了一半的漢堡上確實躺著一只蟲子,甚至還伸著一條腿,很明顯是一只“小強”。
而看著死狀慘烈的蟑螂,方女士很快意識到另一個恐怖的問題,剩下的一半蟑螂哪里去了?
于是,她猛摳自己的喉嚨,不出意料,在嘔吐物中發現蟑螂的另外半只殘軀。
好家伙,腦補方女士的經歷,簡直惡心他媽給惡心開門,惡心到家了,可想而知,方女士的崩潰程度。
? 圖源:小紅書
在采訪中時,方女士還保持了作為“麥門信徒”的理智,表示“賠錢不是我的目的,我更希望知道的是這個蟑螂到底是供應商的問題還是現場衛生環境不合格導致的”,為麥當勞操碎了心。
不過,方女士還是在當天撥打了廣州12345便民熱線進行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根據 《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要求經營者或生產者賠償損失,并可主張支付價款十倍或損失三倍的賠償金。若賠償金額不足一千元,則按一千元計算。
后續進展是,麥當勞品牌區域經理與方女士取得了聯系,對涉事異物進行了現場查驗,當天,海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涉事門店開展了現場檢查。
查詢廣州12345平臺,可以看到該投訴事項已由海珠區人民政府受理并進入辦理程序。
? 圖源:南方網
不過,對于涉事門店,似乎并沒有停業整頓。門店負責人對采訪記者稱,已積極配合監管部門開展各項檢查工作,截至目前,各項檢查結果均顯示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請消費者放心。
蟑螂,餐飲界的公敵
說到餐飲業的“公敵”,蟑螂絕對能排在第一名。
且不說蟑螂外觀看起來就讓人反胃,對于如何把蟑螂消滅干凈,就已經讓很多餐飲店老板頭疼不已。
正如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當你看到一只蟑螂時,實際上暗處可能已經隱藏著成百上千只蟑螂。
由于蟑螂習性喜群居,且繁殖能力超強,一只成熟雌蟑螂每隔7-10天就能產出含有多枚卵的卵鞘,在適宜環境下,卵鞘里的卵很快就能孵化出小蟑螂,從而泛濫成災。
所以說,一只小小的蟑螂,往往可以讓一個餐飲品牌名聲掃地,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這個品牌令人堪憂的衛生環境和食安問題。
可怕的是,社交平臺上,會發現吐槽在麥當勞中發現蟑螂的人不在少數。
有人在麥旋風中吃出像蟑螂的小蟲子、有人的麥當勞紙巾上驚現蟑螂腿、有人在脆薯餅中吃出疑似蟑螂的蟲子……對比之下,僅看到蟑螂在地上爬的“麥門”,已經很幸運了。
? 圖源:小紅書網友
面對蟑螂瑟瑟發抖的又豈止是麥當勞?
當山姆會員店里售價69.8元的韓國進口咸味海苔里,被發現至少有3只蟑螂尸體,其高端濾鏡就已經碎一地。
當吉野家因飯菜里混入1只蟑螂被罰款6.5萬元,3天后執法人員又發現了43只蟑螂,其在中國打造的“日式快餐”光環黯然失色。
當有人在楊國福麻辣燙中吃出蟑螂,門店做出僅退款的處理時,或許不曾想到,這是對其食品安全問題敲響的警鐘,并在2025年的315期間,又因一只老鼠讓品牌信譽徹底崩塌。
而華萊士、瑞幸咖啡、蜜雪冰城、沃爾瑪等等,都曾因“蟑螂門”引發負面危機,品牌形象大大受損。
更令人憂心的是蟑螂的“全家福潛力”。
有數據顯示,一只德國小蠊一年可繁殖十萬后代,攜帶的致病菌高達40多種。
別拿“抱歉”當擋箭牌
都說“食品安全無小事”,廣大知名連鎖餐飲品牌也總把“重視食品安全”放在品牌理念和道歉聲明里,但是,從“蟑螂漢堡”到“蟑螂海苔”,餐飲界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夏天的蚊子,總在你不經意時給你一口,讓人添堵。
中國消費者協會2024年的報告就指出,餐飲企業的“食安漏洞”主要集中在三個環節:原料儲存(比如倉庫有蟲子)、加工過程(員工操作不規范)、門店管理(衛生檢查走過場)。
就拿這次麥當勞的“干尸蟑螂”來說,要么是面包廠的原料里混了蟲,要么是門店儲存時沒密封好,被蟑螂“入侵”了。但不管哪種,都是管理上的“擺爛”。
甚至我們清楚,諸如麥當勞、山姆、瑞幸咖啡等,已經是在食品安全上有嚴格執行標準的連鎖品牌,在不起眼的小店里,在藏在居民樓的外賣里,或許有更多我們看不見的“加料”,已經被祭了五臟廟。
于是,“眼不見心不煩”成了消費者自我催眠的咒語,在廣東,人人喊打的蟑螂,也成了玩梗的對象。
廣東人把機場蓋成蟑螂,把大樓建成蟑螂,還把蟑螂做成了文創產品,試圖用娛樂化的方式消解人們對這一“硬通貨”的反感和抵觸,提升城市形象。
? 圖源:小紅書@山藥蛋子
只是,我們可以對著《唐伯虎點秋香》里周星馳對著“小強”哭喪的劇情捧腹大笑,但是,當真的蟑螂吃進肚子里,可能威脅身體健康,就是悲劇了。
有網友說得好,品牌與其花大價錢請明星代言,不如多雇兩個清潔工;與其在廣告里吹“無菌廚房”,不如讓后廚監控真的“無死角”。
很多品牌總喜歡在營銷時夸夸其談,卻連最基本的衛生環境都不能讓人放心,就有點本末倒置、因小失大了。
畢竟,消費者的信任不是大風刮來的,再這么“擺爛”下去,遲早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而消費者想要的從來不是“對不起”,而是“不會再有下一次”。
*編排 | 三木 審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資訊,盡在【首席品牌觀察】↓↓↓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