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的紹興,烏篷船的櫓聲裹著寒氣,我們 50 個家庭踩著薄霜出發時,孩子們的笑聲早把車廂烘得暖暖的。6 天的上饒親子游,要在三清山的草坡上撒歡,到龜峰的巖洞里尋寶,方誠旅游(上饒)國際旅行社安排的行程,像給冬天加了顆糖,連總說 “帶娃出門像打仗” 的林媽媽都笑:“這趟玩得比孩子還瘋。”
親子酒店:童話里的睡前時光
車子剛拐進酒店園區,孩子們就指著外墻的卡通壁畫尖叫。這座親子主題酒店像座彩色城堡,大堂里的旋轉滑梯從二樓盤旋而下,穿成小熊模樣的工作人員遞來歡迎禮 —— 每個孩子都拿到印著名字的魔法棒,家長則收到份 “親子攻略”,上面標著 “19 點睡衣派對”“20 點星空故事會”。
房間的布置藏著小心思。我們住的 “森林房” 里,高低床的上鋪做成樹屋造型,樓梯踏板是鋼琴鍵,踩上去會發出叮咚聲;墻角的帳篷里堆著繪本和毛絨玩具,連浴袍都繡著小兔子。“每個房間都有兒童馬桶圈和臺階凳,” 導游小鄭指著衛生間,“吹風機是靜音的,怕吵醒午睡的孩子。”
酒店的親子設施讓時間變得飛快。一樓的手工坊里,老師教孩子們用黏土捏三清山的形狀;戶外的迷你農場養著荷蘭豬,家長們舉著手機拍孩子喂菜葉的樣子;最受歡迎的是夜間電影區,幕布架在草坪上,孩子們裹著毛毯看動畫,家長們則坐在旁邊的懶人沙發上聊天,分享帶娃的糗事。
三清山滑草:陽光里的親子競賽
三清山的冬日陽光格外慷慨,滑草場地被曬得暖暖的。工作人員早把場地分成 “幼兒區”“少兒區”,3 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坐親子滑盆,由家長推著跑;大孩子則踩著滑草板,像小燕子一樣掠過草坡。
7 歲的朵朵剛坐上滑盆就喊 “加速”,爸爸推著她沖下斜坡時,她的笑聲比風聲還響。有個小男孩不敢獨自滑,媽媽陪著他慢慢走:“你看那邊的小妹妹,比你還小都敢滑呢。” 來回幾趟后,小男孩突然甩開媽媽的手:“我自己來!” 看著他跌跌撞撞滑下去的背影,周圍的家長都笑著鼓掌。
中場休息時,小鄭推著餐車過來:“熱可可和烤紅薯,都是本地的紅薯,甜得流油。” 家長們坐在草坡上曬太陽,看著孩子們追著蒲公英跑,林媽媽嘆口氣:“平時總盯著孩子寫作業,今天才發現,他笑起來比考 100 分還好看。”
龜峰尋寶:巖洞里的協作密碼
龜峰的尋寶游戲像場真實的探險。景區工作人員提前在巖石縫、樹洞里藏了彩色信封,每個信封里裝著拼圖碎片,“集齊 6 片能拼出龜峰地圖,換神秘禮物”。孩子們像小松鼠似的四處亂竄,家長們則跟在后面當 “軍師”。
5 歲的安安在爸爸的提示下,從石縫里摸出個藍色信封,拆開后舉著碎片歡呼:“是烏龜的頭!” 有個女孩的信封卡在樹杈上,媽媽托著她的腳往上舉,娘倆的影子在巖壁上晃成一團。“慢點爬,別碰那叢帶刺的植物,” 小鄭在旁邊提醒,手里還拿著創可貼和碘伏,“剛才有個小朋友被劃傷了,咱們得小心點。”
中午在山洞里野餐時,孩子們舉著自己的 “戰利品” 互相炫耀。有個男孩把多余的碎片分給沒找夠的小伙伴:“我幫你找最后一片,禮物分你一半。” 媽媽們看著這一幕,悄悄給對方比了個心 —— 這大概就是親子游最好的收獲。
歸途:笑聲里的溫暖回憶
最后一晚的 “親子才藝秀” 成了歡樂的海洋。有對雙胞胎表演背唐詩,奶聲奶氣的模樣逗得人直笑;一個爸爸抱著吉他彈唱兒歌,全場的孩子都跟著合唱;最感人的是,工作人員把 6 天里拍的照片做成了幻燈片,當看到自己和孩子在滑草坡上的笑臉時,好多媽媽都紅了眼眶。
返程的大巴上,孩子們在后排分享著神秘禮物 —— 刻著名字的小石雕,家長們則翻看手機里的照片。林媽媽突然說:“下次還來這里吧,孩子說這是他玩得最開心的一次。” 車廂里的應聲此起彼伏,連司機師傅都笑著說:“你們的笑聲,把我這老骨頭都焐熱了。”
車窗外的上饒漸漸遠去,但那些在滑草坡上緊握的手、巖洞里的歡呼、酒店里的睡前故事,早已把溫暖的印記刻進每個家庭的心里。原來最好的親子游,不是去了多少地方,而是家長放下手機,陪著孩子在草坡上摔跤,在巖洞里探秘,在星空下說悄悄話 —— 這些緊緊相依的瞬間,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