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指數漲跌不一,最近幾天震蕩格局越來越明顯,滬深京三市成交額在1.5億左右,三市有3200家公司在上漲,行情雖然有些搖擺,但市場人氣依然較高。從板塊上來看,醫藥股走強了,整個板塊處在困境的末端,這個困境來自于前幾年的集采,正因為如此,很多醫藥股跌的很慘,但這些利空基本上也被消化完成。現在遍地的醫藥股估值都不高。
咱們做的凱利也是屬于這種情況,要不然,也不至于跌到如此低估。醫藥類的利空不是一天或者一個月導致的,它是連續幾年的結果造成的,所以,縱然是反彈或者反轉,也是需要一定的時日的。換句話來說,這個底部特征是明顯的,但是,因為市場人氣不活躍或者悲觀氛圍短時間內無法扭轉,現在買入醫藥股,短期不漲或者幾個月內不漲,是很正常的,但長線來看,這確實是一筆劃算的投資。
其它的板塊不做評論,因為幾乎都是一日游的熱點,對咱們散戶來說,沒有實際意義,你發現它是熱點,你買進去,第二天就被套牢,這有啥意義。
關于估值的問題,市盈率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但大部分投資者對它的理解并不到位。市盈率講的是未來的市盈率,而不是過去或者當下的市盈率。
這一點很重要,不然的話,就成了刻舟求劍!
股價消化與包容一切,也就是說,當下的價格,是市場所有利好與利空相互碰撞后,經過多空籌碼充分交換后形成的價格,它包含了一切。假如當下是10倍市盈率,如果明年該公司業績大幅下降,那么,這樣的股票依然不會上漲,因為它被高估了。
反過來,假如當下是100倍市盈率,假如明年業績能翻10倍,那么,這只股票依然是被低估的。股票的難點就是對未來的預測,這個預測一定是建立在客觀條件的基礎之上的預測。
一個最簡單的案例,就是我們買華通的時候,當時的股價在4塊多,市盈率高達50多倍,現在股價在12塊左右,市盈率依然是50多倍。我剛開始買的時候,是因為它未來的潛力很大,我看了它下面的很多子公司,也查了很多資料。經過一遍遍的分析與思考,我認為它未來的一兩年之內,凈利潤大概率能達到40億左右,保守估計,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在30倍,但我不能給它那么高,我得留有一定的安全邊際。于是,我就按20倍給它算,20倍乘以40億,就是800億市值,用800億除以74.5億的股本,毛估估,它每股大約在11塊附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看看去年的文章。)
就這,還是按20倍市盈率給算的,如果按30倍市盈率來算,每股的價格在16塊附近。經常做股票的人其實都知道,人性是瘋狂的,當著華通的業績連續上升的時候,當它的業績達到40億的時候,就有投資者或者機構瘋狂涌入,它們敢把市盈率拉高到50倍以上。
這里要說明的是,大部分投資者看到的市盈率跟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很多投資者看的是軟件上標注的市盈率,我看的是它的本質。比如說,去年買華通的時候,軟件上標的是50倍市盈率,我認為未來一兩年內,華通的凈利潤在40億左右,市場給到20倍市盈率,就是800億市值。我不在乎軟件上標的是多少倍市盈率,因為那個是虛的。買它的時候,它的市值才300多億,而未來值800億左右,我為啥不買。我才不管軟件上標的是多少倍市盈率呢。
換句話來說,就是看的是未來的市盈率,而不是當下軟件上所標示的數字。
現在來看,華通一季度的凈利潤是13億多,如果全年保持這樣的發展,那么,年底是40億以上的凈利潤是有保障的。問題是我在一年前就看到了這些,我跟很多朋友分享過這個事情,在華通才300多億的時候,我就直截了當的告訴一些人,華通值800億市值,對應的股價在11塊左右。
現在正好驗證了這個預測,并且,股價也達到了我預測的價格以上。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它今年一季度報告才剛剛開始,股價就已經超過了我們曾預測的價格。這里再列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會更明白,比如說,西部大開發,或者上海要建立自貿區,或者雄安新區。實際上,啥也沒有開始,僅僅是一紙文件,股價就已經翻了好幾倍。
這里有點難以理解,我盡量用最通俗的語言講清楚。盡量避免理論的說教,用實例更容易理解。比如說,華通,我們看到它的未來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沒有看到。等到它一季報出來后,盡管它只有13億多的凈利潤,未來函數就出現了,市場已經給估算到13億乘以4個季度,就是52億,然后把它的市值炒到1000億附近了。更直白點說,就是盡管未來還沒有來,但市場已經把它的未來體現到現在的價格里了。
換句話來說,股價包含著一種未來函數,在它未來變的明朗起來時,或者剛剛變的明朗之時,當下的股價已經覆蓋了未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漲幅。通俗的說,它提前反應了未來的變化。
這個時候你才開始去買股票,假如華通半年報的凈利潤是30億,但股價也只是如此或者能到14塊或者15塊那里,反過來講,假如它不及預期,股價反而會往下掉。這也就是有些人疑惑的地方,為啥有些投資者買的股票業績好,而且是增長的但股價就是不漲的原因之一。
換個角度反過來講,假如某家公司,它的業績是大虧的,哪怕只是一季報大虧,股價的跌幅往往會自動疊加一個叫做未來函數的東西,讓股價自動跌到當年的最低位附近。也就是有些人感到疑惑的地方,為啥某某股票,它的下一個季報業績大虧,但股價卻逆勢上漲了?很多人奇怪的要S要活的。他們開抖音拍視頻,抨擊這個市場,抨擊這抨擊那的,實際上是自己理解不到位導致的。他們認識不到這一些內容,總覺得這個市場總是在針對它們。
如果還不明白,就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的道理。不明白的話,再想一想,西部大開發的文件一經發出,很多西部的上市公司的股價就開始翻著倍的往上漲。難道它們開工了嗎?建設了嗎?業績實現了嗎?實際上,啥也沒有動,僅僅是一紙文件。
股票可以跌,是因為它的預期。股價可以漲,也僅僅只需要一個預期。同樣的道理,比如你能預測到某家公司它的業績未來兩年能漲5倍,哪怕當下是50倍市盈率,你只要買進去,實際上,你完全不用等兩年,等到它業績達到的時候,股價才會兌付。而是,只要下一個季度它出現端倪,那么,用不了多久,人性的瘋狂,就能把這只股票明年的全年的業績漲幅在股價上提前兌付。
未來函數,能提前兌現漲幅或者跌幅!就是這么神奇!這也是人性的力量!
換個角度來講,假如當下你無法有充足的理由來證明華通明年或者后年的凈利潤能達到60億或者80億,那么這只股票當下就不值得買,因為它的空間太小,你買進后,就變的盈虧無常。
反過來,我們在它只有300多億市值的時候,精準的預測了它未來值800億,這就是最根本的東西。那個時候,很少有人能看到這么遠。待到大家都看到的時候,它已經不便宜了。因為當著大部分人看到端倪的時候,它的未來函數在發揮著作用,自動的把股價的未來給提前透支掉。為啥有些人一買就虧?就是這個原因。因為你看到的,都是被透支了的。你買進后,它能不虧嗎?
市值今天又新高了,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今天盈利2.9萬,當前市值達到了146萬多,距離200萬也越來越近,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這個收益。再過幾天,如果市值上升到150萬,年底之前,能再賺30%多,就能實現了。當前凱利實現收益接近50%,更重要的是重倉。有些投資者,跟我關系比較好,也幾乎全倉買的,它們也都賺了好多。但不可能每個人都照顧到。最后我想說的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好研究一下今天的文章,如果能明白過來,必然會有不少的進步。
重述一遍,這些內容很重要的,大部分投資者是不懂的,有些高手是知道的,但人家未必愿意給你講出來。我花了一些時間用最通俗的語言而且結合著案例寫出來,希望有想在股市有所作為的投資者,能認真的思考這里面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