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關系黨風政風,影響社風民風。其中,黨員干部兒女婚事怎么辦以及下屬能否隨份子問題,尤其需要明晰紀律要求與行為邊界。
宴席背后的紀律代價。在現實中,已有諸多因違規操辦兒女婚事被處理的案例。重慶市巫山縣原環保局黨組書記宋某某違規操辦其子婚宴借機斂財問題。2018年1月,宋某某向組織報告擬為其子操辦婚宴,申報宴請范圍為管理服務對象以外的親友。2018年2月4日,宋某某為其子操辦婚宴,多名管理服務對象參加。宋某某違規收受14名管理服務對象禮金共計3.35萬元,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退還所收受禮金。
此類案例警示著廣大黨員干部,操辦兒女婚事絕非個人“小事”,一旦越過紀律紅線,必將受到嚴肅處理。一條紀律紅線,劃清了人情往來與權力尋租的邊界,黨員干部的一舉一動都關系著黨風政風與民心向背。可見,黨員干部操辦兒女婚事要守住紀律邊界,對下屬而言,通沒通知均不宜參加。
或許有人會認為,黨員干部也有正常人情往來,出于真心祝福參加婚禮隨份子并無不妥。然而,紀律邊界從不以主觀意愿劃定。由于黨員干部與下屬之間存在職務上的隸屬或制約關系,下屬所送禮金哪怕數額看似正常,也難以排除“討好領導”“為日后工作鋪路”的嫌疑。更現實的是權力不對等帶來的“被迫參與”。有的下屬可能因顧慮領導權威、擔心工作受影響,即便不情愿也不得不參加。這種情況會使喜慶場合摻雜權力因素,扭曲正常人際交往。
需要強調的是,針對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已織就嚴密的制度籠子。這些規定明確了不可觸碰的紅線。根據中央紀委規定,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應堅持從簡、節約、廉潔原則。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刪除了原條例中“在社會上”的限定,改為“造成不良影響”。這意味著不良影響不再限于社會層面,只要在單位內部造成負面評價,或干擾正常工作秩序,即可認定違紀。
黨員干部兒女婚事怎么辦?面對兒女婚事這一人生大事,黨員干部既要遵守紀律要求,也要妥善處理人情世故。提前報備是必須履行的程序。黨員干部操辦婚事應當提前5個工作日向所在單位黨組織報告,填寫個人有關事項報備表,說明辦理事由、時間、地點、規模、標準和邀請對象。許多地方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操辦的,需按干部管理權限書面向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報告。在邀請范圍上,必須嚴格限定在近親屬范圍內,包括配偶、直系親屬(含擬制血親)、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和近姻親。在操辦方式上,桂林市已探索出“事前報備+事中監督+事后跟蹤”的全鏈條管理模式,對苗頭性問題及時制止。
人情與紀律如何平衡?從表面看,這些規定似乎不近人情。但深層次思考,它們恰恰保護了黨員干部免受“人情債”困擾,避免陷入權錢交易的陷阱。黨員干部在兒女婚事上守住紀律底線,不僅關乎個人廉潔,更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氣。當領導不再收受下屬禮金,同事間不必為“隨份子”而煩惱,社會才能擺脫人情債的重負。
紀律的剛性約束與民俗的溫情傳承并非不可調和。中央紀委法規室明確指出:“禁止黨員利用職權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并不是禁止傳統民俗。只要注意黨員形象,搞簡樸、正常的婚喪喜慶事宜,一樣體現傳統民俗。”這些紀律規定不是要剝奪黨員干部的家庭溫情,而是確保權力不被濫用,公正不被腐蝕。每一次對紀律的堅守,都是對黨和人民信任的珍視。婚宴請柬不該成為權力的測試紙。那些被處分的黨員干部,最初都以為“只是請幾個熟人”。直到紀委介入時,他們才恍然:一張宴席名單,已然劃出了廉潔與違紀的界限。
紀律面前,沒有模糊地帶。黨員干部兒女婚事不該大操大辦,婚宴桌上也不該有下屬的位置。這既是紀律要求,更是對干部最好的保護。(久泰平)
可參與優惠購票
免費領取高德打車券福利!
來源:中國吉林網長白時評出品
編輯:劉星彤 審校: 熊一黎
主編:曲翱 監制:陳尤欣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