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長江巫峽晴空萬里,熱浪裹挾著江風拂過神女景區鷹嘴巖。一場針對“游客攀爬飛拉達時體力不支懸垂半空”的高空救援實戰演練在此展開,由巫山縣消防救援局聯合景區管委會共同完成。
救援演練現場
上午8時,演練正式開始。模擬場景設定為:一名“游客”在飛拉達“手扒巖”路段因體力透支,安全鎖扣意外脫落,懸掛于距谷底近百米的巖壁上。
接警后,消防指揮中心立即調派12名消防員,攜帶繩索、擔架等裝備,分兩隊趕赴現場:地面分隊沿景區步道全速前進,鋪設救援指示帶并疏散游客;崖頂分隊通過觀光索道直達鷹嘴巖頂部,架設指揮平臺。
救援演練現場
現場指揮員楊振凡介紹,救援組采用“雙錨點交叉固定”技術,在懸崖頂部設置雙倍保險錨點,通過繩索構建水平生命線。特勤班班長潘桂平身著全身式安全吊帶,沿繩索滑降至“游客”位置,將其與擔架固定后合力轉移至安全區。
救援演練現場
此次演練中,景區數字化資源發揮關鍵作用。兩架搭載熱成像儀的無人機僅用3分鐘就鎖定被困者坐標,實時回傳畫面至指揮終端。
監控網絡自動識別險情后,廣播系統同步播報救援進展,引導游客避讓。通過消防、醫療、公安聯合指揮部5G圖傳實時調度,確保救援高效有序。
“晴天高溫對裝備性能和人員體能都是考驗,但這也讓我們更貼近三峽庫區的真實救援環境。” 巫山縣消防救援局副局長董世民表示。
這場持續4小時的演練,不僅驗證了“雙錨點交叉固定”“空地協同定位”等技術的可行性,更讓“景區+消防”的應急聯動機制落地生根。
董世民介紹,接下來將聯合景區增設5處應急避險平臺,推廣“飛拉達安全手冊”,讓更多游客了解自救知識。
上游新聞記者 宋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