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錯位鬧劇——《陳翔六點半之瘋狂代號》
今天聊聊中國電影《陳翔六點半之瘋狂代號》。
片名Namesake (2024)。
三個男人因為同名同姓而開始了一場荒誕的連環劫。
投資人張偉西裝革履,卻被誤認為軍火商;戲曲演員張偉窮困潦倒,卻被當成“天使投資人”;倒賣軍火的張偉鬼鬼祟祟,卻被當做相親對象。黑車司機本想多拉客掙錢,卻意外促成了這起荒誕的鬧劇。
這不僅是喜劇,更是照出刻板印象的照妖鏡。
相親女把格子衫男當騙子,綁匪把玩具槍當真貨,女廠長錯把相親當融資……
影片中每個角色都在“以貌取人”,這種刻板印象帶來的錯位是影片核心。每個人都通過學歷、職業、衣著,給他人貼上一個個“瘋狂代號”。
老年代步車追擊綁匪,涮涮辣變身致命毒藥,玩具槍掃射防彈衣。這里沒有豪車爆破,沒有高科技裝備,陳翔團隊深耕“窮拍法”,依舊有著不錯效果。
這種“寒酸”藏著市井智慧,綁匪貸款買槍要填無犯罪證明,投資人被辣成香腸嘴還要拍裸照當投名狀,黑衣男抱著吉他唱山歌卻被警察當成相親群眾。每一個笑點都扎根現實土壤,用錯位感制造荒誕。
“這不是普通齒輪,是命運的齒輪。”修車師傅的臺詞成了整部電影的題眼。
綁匪搶玩具槍,女老板誤認投資人,戲曲演員為籌錢接下荒唐廣告……三條主線因同名接錯車引發連鎖反應,看似雜亂的線索,最終在玩具廠轟然交匯。
荒誕中沒有英雄光環,沒有智斗反轉,只有一群小人物在錯位命運中狼狽求生。
所有角色都在“錯位”中掙扎,投資人想要體面卻越活越荒唐,戲曲演員追求藝術卻為五斗米折腰,黑車司機渴望安穩卻總被意外攪局。這些窘迫其實就是夸張后的普通人。
團隊用十年時間完成從土味短視頻到成熟電影的蛻變,本身就是一場“錯位逆襲”。沒有大投資、沒有流量明星,這種“窮且益癲”的創作態度,反而讓電影充滿粗糲的生命力。
你可以在《瘋狂代號》里看到短視頻的元素,夸張表情、方言梗,也能看到導演的野心,嘗試多線敘事、社會隱喻、還有本土化的黑色幽默。
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部分情節經不起推敲,某些表演略顯生澀。但當片尾字幕滾動時,觀眾記住的是三個張偉在故障車里大笑的畫面。
當院線大片沉迷宏大敘事時,一群草根電影人用玩具槍和涮涮辣,在云南的山溝里殺出血路。
荒誕齒輪轉動,
草根連軸狂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