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和本周二,國新辦連開三場重量級的新聞發布會,該釋放的政策預期已經釋放完畢,所以今天A股市場就處于短暫的政策真空期中,這或許是今天大盤保持窄幅震蕩的原因之一。
雖然消息面上沒有發生什么大事,A股大盤的波動幅度也不大,但這不代表盤面上沒有任何波瀾。相反,今天A股大盤、創業板指,以及港股的走勢,都令人玩味。盤面上,不同熱點板塊之間的輪動節奏,同樣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否則即便后面一段時間大盤走勢穩定,我們仍然會因為踏不準市場節奏而出現虧損。
我們先來看看最近7個交易日,A股大盤和創業板指的量價結構。這里出現了一個非常微妙的變化,也在暗示A股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上證指數方面,7月8日至今的7個交易日里,走出了一陽夾一陰的走勢。其中,7月8日、7月10日、7月14日,以及今天這根假陽線,都較旁邊的陰線明顯縮量。而7月9日、7月11日的假陰線、7月15日,又都較旁邊的陽線明顯放量。
創業板指方面,7月9日至今的6個交易日里,同樣走出了一陽夾一陰的走勢。其中,7月9日、7月11日和7月15日,都較旁邊的陰線明顯放量。而7月10日的假陰性、7月14日、以及今天沖高回落,又都較旁邊的陽線明顯縮量。
稍作對比可以看出,現在大盤和創業板指的走勢出現了單日蹺蹺板效應,大盤漲則創業板指跌,大盤跌則創業板指漲。看起來,兩個指數都是一陽一陰的走勢,差別不大。但仔細比較就能發現問題,大盤是縮量上漲放量下跌,而創業板指正好相反,是放量上漲縮量下跌。
僅從大盤和創業板指的量價關系就可以看出,最近這幾個交易日,資金是在從大盤流向創業板指的。最終的結果也反映在兩個指數的走勢上,大盤昨天跌破了5日線,今天仍然收在5日線之下。創業板指雖然是沖高回落走勢,但到收盤時,仍然向上偏離5日線,留出了超買缺口。
為什么大盤和創業板指在最近出現了明顯分化呢?這又會對未來一段時間A股市場的整體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這兩個問題,其實都可以在旌揚最近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首先,大盤和創業板指走勢分化,關鍵原因就是銀行股跌下神壇,而以AI算力為首的CPO板塊,則重新進入到上行趨勢中來。
在上周五和本周一下午的收評文章中,旌揚都和大家提到過,銀行股短期見頂信號已經越來越明朗了。這幾天銀行股的走勢,也基本上符合旌揚的預期。而在今早的【A股猛料】中,旌揚又和大家分享了中國人壽清倉式減持杭州銀行一事。
根據杭州銀行昨天的公告,中國人壽會在未來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5078.94萬股。考慮到此前中國人壽已經4次減持過杭州銀行,這次若繼續減持,就相當于是清倉了。
在此前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險資是銀行股本輪行情的主要幕后推手,所以險資對銀行股的態度非常關鍵。只有險資不繼續抱團,銀行股才可能轉頭下跌。而銀行又是A股人氣的反向指標,只有當銀行跌下神壇,A股才不會一直處于虛假繁榮的狀態。
當然,也有朋友會覺得奇怪,最近幾個交易日,銀行股明明已經處于下跌通道中了,代表中小盤股的創業板指也在震蕩上行,為什么我們在操盤時的體感依舊不佳呢?比如昨天,滬深兩市僅1100股上漲,超4000股下跌;今天雖然漲多跌少,但上漲方向又非常混亂,主線熱點幾乎全軍覆沒。
在個人看來,這是因為現在還只是A股市場風格切換的初期,不少大資金和我們普通散戶一樣,還處于調倉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市場是免不了會出現劇烈震蕩的。只有在主力完成了調倉后,市場風格才會越來越鮮明。這點可以從昨天的交易數據上看出來。
昨天,機構席位凈買入最多的個股是CPO龍頭中際旭創300308。具體來看,前五大買方席位中,深股通專用席位買入了5.28億,另外3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了8.16億,機構席位凈買入占比達到5.29%。
那么,一家公司被機構席位單日凈買入8.16億,到底是個什么水平呢?
任何數據都是需要進行比較的。據旌揚觀察統計,2022年7月至今的3年時間里,昨天機構席位單日買入中際旭創300308的資金量,可以排進前10名。2023年7月至今的2年時間里,可以排進前5名。今年至今,可以排到第2名!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昨天機構席位買入中際旭創300308的資金量是非常大的!這能說明什么問題呢?又會對未來一段時間,A股市場的整體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旌揚分幾個層面來解答這個問題:
其一,主力機構會通過觀察銀行股的走勢,來制定操作策略!前面旌揚提到,做多銀行的主要是險資。這里提到的主力機構,則是公募基金。可以看出,做多銀行股和做多科技股的,其實是兩波主力。照理說,這兩波資金之間是互不干預的,但無奈公募基金本身缺乏擔當。所以在操盤時,公募基金會刻意回避銀行股的鋒芒。由于絕大多數普通散戶都更喜歡炒科技股,因此我們也可以學著基金的做法,在銀行股趨勢上漲時,盡量保守一些。
其二,險資減倉銀行,機構加倉科技,這就意味著未來大盤和創業板指還會繼續分化。但旌揚還是要提醒大家,這并不意味著銀行股會單邊大跌,科技股會單邊大漲。尤其是銀行股,估值水平和股息率還放在這里,險資的總體倉位依舊很高。在高倉位的情況下,險資也不會放任銀行股急跌。因此,未來一段時間,銀行股很可能是高位箱體結構,而不是A殺結構。
其三,中際旭創是CPO的先鋒,CPO或是科技股的先鋒。主力機構大幅買入中際旭創,并不是說,只會買入這一個科技股。在買入中際旭創的同時,昨天機構席位還買入了8056萬的新易盛。由于中際旭創和新易盛都是CPO中的千億巨頭,這兩股大漲,就造成昨天創業板指走強,但個股依舊普跌的狀況。結合國內外的最新消息面來看,A股或再次進入AI敘事期,CPO僅僅只是AI產業鏈上游,AI算力中的一個細分板塊。昨天主力機構在買入CPO的同時,還加倉了AI產業鏈中游的核心板塊,AI智能體!今天大漲的影視院線、游戲、短劇等,則是AI產業鏈的下游,即AI應用。在AI應用中,還有一個更關鍵的細分方向,即AI應用硬件,如機器人!
當然,主力機構加倉科技股,并不是說接下來整個市場就會完全圍繞科技股輪炒。據旌揚觀察,除了CPO和PCB外,其他科技股方向如機器人和AI智能體,目前還處于主力的吸籌期。只有吸籌充分后,短期爆發力才能顯現出來。
單就短期行情來說,除了CPO和PCB外,最近彈性較高的板塊依舊是非銀金融、反內卷和創新藥等。這些板塊在調整時,只要不破位,就還會有反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