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跟娃聊天,跟他講:
媽媽已經第6天沒有對他發一次火,沒有吵他一次了。是不是很吃驚,這應該是首次這么久,沒有被吵過一句。
娃也很傲嬌地說:
你不吵我,也是因為我做得比之前好了,我變好了,所以你才不吵。
我也不跟孩子爭辯,順著他的話音說:
確實,你這個暑假說到做到的次數多了,跟媽媽講話也不刺毛了,還能沉下心寫作業,做得很不錯。
不反駁孩子,也不去舉例證明去批判孩子。
我之所以不跟孩子理論和較真,并不是因為他很自律和上進,而是我只盯著他做到的地方肯定,他做不到的地方我不去上綱上線的較真。
一個管娃的原則是:
能管就管,管不著就不隨他。如果管不了學習,那也不要傷害親子關系。
但也并不意味著完全不管,而是用正確的“吵架”的方式,讓孩子學會自我承擔,自我反思,自我負責和自我驅動。
具體的做法是:
首先,抓大放小,原則問題要“適當吵”,非原則問題不干預。
不動不動就吵孩子,是這個暑假,我給自己訂的基礎任務和KPI。
清晰地知道爆吵孩子沒用,講道理沒用,打壓,控制和批判,統統都不好用了。
所以就不再管學了什么,怎么學,什么時候學?
這些問題交給孩子自己把控,雖然我一整天都跟孩子待在一起,但并不干預他的學習和行動。
只有孩子不按約定交手機,拿著電子產品嗨翻天時,我才會適當“吵一吵:
寶貝,你自己說讓媽媽嚴控電子產品,你磨也不心軟的。你都不給我心硬的機會,這不太行吧?
一般我這樣說時,孩子就不太排斥我,也不刺毛和暴躁,而是稍后乖乖把電子產品上交。
其次,學習細節不糾錯,抓學習時長和效率以及結果來“適當吵”。
孩子每天都會跟我畫餅,今天哪一科的任務是什么,要寫到哪一頁,并讓我不用管他怎么學,反正他最終寫完就行。
但實際上,計劃往往跟不上變化,孩子給自己定的任務,很少能全額完成的。
大部分時間都會夭折一部分,我當時會有點不高興,但還是克制了表達欲。
等我平復完情緒,也會“吵一吵“孩子:
說好完成的作業量,好像并沒有寫完呀!一天兩天這樣,都無所謂,總這樣打折可不行,想要實現你的目標,有點危險哦。
只提醒,并不責罵和批判,只陳述事實,并不貼標簽和下定義。
剩下的就交給孩子自己品和細細思考,他的選擇我無法干預,我能做的就是時不時提溜一下,提醒孩子不要忘記初心和目標。
最后,緊盯孩子自己定的學習計劃,偶爾溫和“吵一吵,曬一曬”。
孩子喜歡拉著我,給我講他當天的學習任務和計劃,要寫多少題,要聽什么課。
我也知道,這些計劃大概率是不能全部完成的。
聽孩一句話,就當一句話,不要立馬投射期待,也不要立刻全然當真。
微微一信,做到了當然很好,沒做到也坦然接納。
但超過兩天都是打折完成,我也會提出:
已經連續兩天,你給自己定的計劃沒有完成了。要是再這樣總跑神,被外界信息干擾,建議你去自習室學習。
孩子也會解釋,再給我幾次機會吧,我肯定會慢慢做到。
我也順勢肯定孩子:
媽媽也相信你,肯定能做到。畢竟我看你這一天比一天完成的任務多了,能沉下去是好事,能快速投入學習,也很重要。
放暑假的這幾天,我跟娃相處得一直很和諧,沒紅臉,沒吼,沒吵,沒責備,沒生氣,沒焦慮。
孩子對我很溫和,有事慢慢商量,有話慢慢說。
沒有叛逆,沒有厭學,也沒有劍拔弩張,還是比較欣慰和心寬的。
家長不焦慮,不催促,但也不是完全放任孩子,大部分時間我也在忙自己的事,我跟孩子相處還是比較同頻共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