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時跑完京滬兩地的時代
即將成為過去
貼地飛行的速度再次刷新!
京滬行程有望壓縮至
2.5至3小時!
在近日北京舉辦的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現代化
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上,
時速600公里的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首次亮相。
“開著開著漂起來了”
“距離地面僅10厘米”
這些描述并非科幻,
而是真實的技術突破!
工程樣車研制完成,填補高鐵與航空速度空白
據了解,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
主要利用車載超導磁體
與軌道線圈間的電磁感應
實現磁浮運行,
最高時速可達600公里,
兼具高效、安全、節能環保
及智能舒適等特點,
可有效填補高鐵與航空之間的
速度空白,
大幅提升出行效率與體驗。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在國家鐵道實驗中心現場展示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項目進展順利,首階段工程樣車已于2024年7月成功研制。”7月9日,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工程師邵南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接受采訪時表示。
交通運輸工具商業運營首先必須要過安全關。按照規定,高速磁浮列車的商業化運營需通過嚴格的安全評估,包括材料、系統結構設計等多方面認證。例如,列車跑到最高速度600公里/小時,意味著比飛機離開地面的速度高很多,因此安全評估需要從材料、系統結構設計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和嚴格認定,才能夠達到投入使用的基本要求。
定位跨省干線交通,優化長距離出行
談及運營定位,邵南介紹,超導電動磁浮列車定位為干線跨省大城市之間的點對點交通工具,將其作為現有網絡的補充實行點到點運輸,有望在2000公里范圍內優化高鐵與航空的銜接效率。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在國家鐵道實驗中心現場展示
城市規劃及磁浮專家分析,從商業價值或未來應用來看,高速磁懸浮線路更適合應用在一些規模較大、有較多高端客流的都市群之間。長距離運行能充分發揮其節能與速度優勢,而短途線路因頻繁啟停,難以體現技術價值。不過,若僅服務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客流會遠遠不夠。例如,京滬高鐵約2/3客流為跨線乘客,即上下車不集中在京滬兩地,未來磁浮票價應該是要高于高鐵,因此商業化運營仍需長期探索。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在國家鐵道實驗中心現場展示
核心技術突破,智能與安全并重
在核心性能方面,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的核心在于車載高溫超導磁體——其超導磁極可產生超過5?T的強大磁場,為列車提供可靠牽引力。列車配備低溫恒溫器及制冷機組,確保超導系統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在國家鐵道實驗中心現場展示
車體采用高強度鋁合金與碳纖維復合材料,流線型設計顯著降低氣動阻力。懸浮架兼容低速走行與高速懸浮需求,系統達到GoA4級無人駕駛標準,集成5G通信與AI監控,并配備多重冗余防護,兼顧高效、安全與舒適性。
此次磁浮列車的集中展示,不僅體現了中國磁浮技術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更彰顯了我國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全產業鏈自主創新能力。隨著技術迭代優化,磁浮列車有望在未來交通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出行方式與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資料 |人民網上海
編輯 |奚宇軒 舒昕怡(實習)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