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夸張了!
上海海關學院,這所名不見經傳的雙非二本高校今年竟然以以最低錄取位次2618位、657的高分直接“干翻”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等一眾響當當的985名校……
這是2025年江蘇省高考提前批錄取數據讓很多人目瞪口呆。
657分。這是什么概念?這個分數,足以讓你觸摸到除了清華北大,國內最頂尖一批高校,比如哈工大的航天夢,或是華中科技大學的人工智能。
“這孩子可惜了。”“為了個‘鐵飯碗’?” “現在的家長和學生都怎么了?” 網上對此議論紛紛。這看似荒唐,實則折射出當下社會,尤其是體制內崇拜心態。
為何頂尖學子擠破頭?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反常”選擇?背后的邏輯鏈條其實并不復雜,甚至可以說是“理性”到了極致:上海海關學院 ≈ 海關關員 ≈ 公務員 ≈ 金飯碗。
在許多家長眼中,尤其是經歷過社會變遷、目睹過“下海”潮起潮落的一代,體制內的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優勢。他們可能自己就是體制中人,深知其中的“好處”;也可能看到周圍朋友、親戚的孩子在體制外“顛沛流離”,于是將這份對“安穩”的渴望,幾乎以“強制”的方式,投射到了即將步入大學的孩子身上。
但是,我們要警惕的是,入場券≠終身飯票
上海海關學院的學生,畢業后若想進入海關系統,同樣需要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且不說國考的激烈程度,即使是進入了系統,好的崗位、核心的職位,競爭依然白熱化。所謂的“一腳踏入體制”,可能只是“一腳踏入排隊大軍”,未來也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性。
如果最后沒考上、沒分到心儀崗位,或者進入后發現體制內的工作并非自己真正熱愛和擅長——那么,657分的高分、本該擁有無限可能的年輕人,他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中,是否還能匹配他曾經的輝煌分數?
用頂尖985的分數,去換取一個狹窄的賽道,這不僅僅是“可惜”,更是將人生的諸多可能性,提前壓注在了單一的選擇上。這,是否壓上了太多?
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必須清醒,沒有任何一個“鐵飯碗”能夠免疫時代的沖擊。我們耳熟能詳的例子并不少:1998年到2001年,全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累計達2550萬人;而就在最近,2024年到2025年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國務院國資委宣布2025年國有企業將全面推行末位淘汰制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勞務派遣不再續約,正式工定員縮減,提前內退等措施陸續出臺。
教育的本質,是點燃火種,而不是把學生都修剪成統一型號的螺絲釘。現在千軍萬馬去考公、擠進特定“穩定”院校的場景,恰恰是當下教育價值觀某種扭曲的殘酷寫照。
657分的頂尖學子卷入這場體制內的狂熱競逐,我們是否真的應該停下來好好地想一想?
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考量。但當一個趨勢變得如此明顯,當頂尖的分數開始如此密集地流向看似“安穩”的窄門,我們或許真的需要更深入地探討:我們到底在焦慮什么?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希望他們擁有怎樣的人生?
高考志愿填報,是人生的重要路口。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志愿填報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被“鐵飯碗”所束縛。(高教網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