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那場震驚全球的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行動,真相遠比表面看到的更骯臟!當14枚鉆地彈和20多枚"戰斧"導彈呼嘯著砸向伊朗國土時,誰在幕后笑得最開心?
(美軍使用鉆地彈與“戰斧”導彈,轟炸伊朗核設施)
1、美軍轟炸伊朗核設施背后:誰在發"戰爭財"?
不是美國大兵,不是白宮政客,而是那群西裝革履的軍火大亨們!這場看似"反核擴散"的軍事行動,實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軍火營銷盛宴。
最近曝光的猛料顯示,就在空襲前幾周,福克斯新聞突然變成了軍火商的"帶貨直播間"。美國戰爭研究所的掌門人基恩,這位號稱"獨立專家"的大人物,居然在電視上瘋狂推銷B-2轟炸機和鉆地彈!
更諷刺的是,他所在的研究所金主正是制造"戰斧"導彈發射平臺的通用動力公司——這出"自賣自夸"的戲碼,簡直比電視劇還精彩!
(B2背后的金主集團,正是通用動力公司)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場軍火狂歡的成本最終都轉嫁到了美國老百姓頭上。據內部數據,五角大樓每年數千億美元的軍費預算,超過一半都流向了私營軍火商的腰包。想象一下,這些錢要是用來修路、建學校該多好?可現在全變成了中東上空的導彈尾焰!
2、從CIA局長到戰爭販子,如何操控美國政策?
美國政壇有個人盡皆知的秘密——"旋轉門"。就是今天還在政府當高官,明天就搖身一變成了軍火公司的座上賓,拿著百萬年薪替軍工復合體游說。這可不是陰謀論,而是赤裸裸的現實!
就拿前中情局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來說,這位曾經的情報頭子,現在搖身一變成了私募股權公司的合伙人。猜他的公司投資啥?防務承包商!也就是說,他一邊在福克斯新聞上高喊"必須摧毀伊朗核設施",一邊在背后數著軍火訂單帶來的分紅。這操作,簡直比華爾街的金融游戲還黑!
更離譜的是,這幫人不僅自己下場,還操控智庫、收買媒體。比如那個戰爭研究所的基恩,嘴上喊著"美國必須空襲伊朗",可他就是通用動力公司的前董事!
(昔日CIA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如今靠戰爭發財)
而他們的套路也很簡單:
制造恐慌——在媒體上瘋狂渲染"伊朗威脅論"。
推銷方案——"只有B-2轟炸機能解決問題!"
收割利潤——五角大樓一簽合同,軍火商股價立刻飆升。
3、2.4萬億美元流向何方?揭秘軍費背后的“合法腐敗”
美國軍費年年漲,2024年更是逼近1萬億美元——比全球前十名其他國家的軍費總和還多!這么多錢,到底花哪兒去了?
答案讓人憤怒:54%進了私營軍火公司的口袋。 換句話說,美國納稅人每交1美元稅,就有超過50美分被軍工巨頭賺走。這不是國防開支,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轉移計劃!
根據布朗大學“戰爭成本核算”項目的報告,過去五年,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波音、通用動力和諾斯羅普·格魯曼這五家公司,從美國政府手里拿走了7710億美元的合同。
(5年時間,五大軍火商巨頭拿走美國7710億)
這些錢怎么來的?簡單來說就是:
游說國會——軍火商每年花數億美元雇傭說客,確保議員們支持增加軍費。
資助智庫——讓“專家”在電視上鼓吹戰爭的必要性。
旋轉門操作——前政府高官離職后直接進軍火公司任職,利用人脈影響政策。
舉個例子來說,洛克希德·馬丁(F-35戰機的制造商)每年游說支出超過1400萬美元。雷神公司(“戰斧”導彈的制造商)在2022年賺了670億美元,其中90%來自美國政府合同。
美國政府總說“國家安全”是首要任務,但現實是——國家安全=軍火商利潤。只要戰爭繼續,這些公司就能躺著賺錢。
所以,美國到底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家由軍火商控股的“戰爭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