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圈里,撿到“大漏”的故事總能讓人津津樂道。前段時間,一件不起眼的乾隆時期的斗彩葫蘆瓶,在日本成田機場附近的小拍上,只花了1萬5千日元,折合人民幣也就755塊錢,被人買走了。
撿漏的乾隆斗彩葫蘆瓶
誰能想到,這件寶貝后來在中貿圣佳的拍賣臺上,從50萬人民幣的起拍價一路被爭搶,最后槌音落定在260萬!加上傭金,最終299萬成交。
斗彩,這個瓷器品種,真是能不斷上演點石成金的戲碼。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最貴的十件斗彩瓷吧。
一、雍正斗彩祥云紋馬蹄式水丞
別看個頭小,只有5.3厘米高,但它在2016年邦瀚斯的拍場上,硬是拍出了1264萬港幣。這個精致的小水丞,證明了雍正斗彩的清雅雋永,小物件也能有大身價。
工匠們先用青花細線勾出云朵的輪廓,接著,在勾勒好的紋樣里,依次填入了明艷的紅彩、柔和的藕荷彩、清新的淺綠和深沉的深綠,幾種釉彩交相輝映。最后,再用礬紅彩在局部精細地點染勾勒。
二、乾隆鬪彩福壽開光題詩粉彩秋芳圖扁壺
這件作品融合了斗彩和粉彩,工藝復雜,主題吉祥,在2017年香港蘇富比的秋拍上,以1450萬港幣成交,展現了乾隆時期瓷器裝飾的繁復與華麗。雙耳接口處有輕微修補,其中一耳末端有重新粘貼的痕跡。
三、雍正斗彩松鼠葡萄紋葫蘆瓶
2012年香港蘇富比春拍,這件高度僅12.2厘米的小瓶,拍出了1522萬港幣。松鼠葡萄寓意多子多福,是清代流行的吉祥圖案,這件小瓶將其演繹得靈動可愛。
四、乾隆斗彩花卉云蝠紋蓋罐
這只罐子高達48厘米,氣勢非凡。它在2015年北京翰海的秋拍上,以近1900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乾隆時期的斗彩,和雍正時期的清雅不同,更追求工藝的精湛和紋飾的繁復華麗,這只大罐就是典型代表。
它被認為是模仿明代彩釉風格的精品,體現了乾隆皇帝好古的品味和御窯廠登峰造極的技藝。
五、雍正斗彩“五色祥云”圖長頸撇口膽瓶
2010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拍出了超過2194萬港幣的高價。雍正斗彩的配色常常被譽為“姹紫嫣紅”,這件膽瓶上的五色祥云,想必是美輪美奐。
六、成化斗彩團蓮紋高足杯
進入前五名,身價更是陡增。一件明成化年間的斗彩團蓮紋高足杯,在2011年佳士得香港春拍上,拍出了2306萬港幣。成化斗彩本身就是瓷器史上的傳奇,存世量極少,這只高足杯造型別致,團蓮紋簡潔雅致,是成化官窯的典范之作。
七、雍正斗彩水波壽石團花紋天球瓶
這件瓶子高達52.1厘米,體量碩大,繪制精細,在2007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拍出了3112萬港幣。據說這是件獨一無二的珍品,當時在已知資料里找不到和它成對的例子,稀罕程度可見一斑。
八、雍正斗彩雞缸杯
雍正皇帝非常推崇成化的藝術風格,這對雞缸杯就是模仿成化名品的杰作,但仔細看,它在公雞尾巴的畫法、背景花草的搭配上,又融入了雍正朝自己的理解和創新,別有一番趣味。
九、乾隆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
這件瓶子在2018年佳士得香港春拍上,拍出了驚人的1.306億港幣!它融合了斗彩和粉彩兩種工藝,主題是道教的“暗八仙”:用八仙的法器(如葫蘆、扇子、寶劍、花籃等)來象征八仙,周圍環繞著繁密的纏枝蓮紋,寓意吉祥,工藝登峰造極,代表了乾隆盛世瓷器的最高水平之一。
十、成化斗彩雞缸杯
最后,榮登史上最貴斗彩瓷器寶座的,毫無懸念,是那件大名鼎鼎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
同樣是在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這只高度僅8.2厘米的小酒杯,拍出了2.8124億港幣的天價!雞缸杯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它色彩柔和悅目,釉面溫潤如玉,上面畫著母雞帶著小雞覓食的溫馨場景,畫風天真爛漫。
幾百年來,從皇宮內院到民間藏家,誰不夢想擁有這樣一只杯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