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段劇情——
雍正南巡去視察工作,一到河南見到田文鏡,便讓田文鏡把鄔思道叫來。然而,鄔思道卻早已帶著如月連夜逃之夭夭。
那么,雍正為何急著要見鄔思道呢?
而鄔思道又為何要趕在雍正到達河南之前,匆忙離開呢?
是雍正要把鄔思道帶走重新監視起來,而鄔思道也是怕這一幕發生,這才先一步逃走;還是說,鄔思道還察覺到了其他的危機,這才有了這手防備?
這篇文章要揭秘的,就是隱藏在這段劇情背后的真實隱情。
鄔思道連夜跑了
正如孫嘉誠參劾年羹堯時說的那樣,年羹堯平定西北之功,并非全是年羹堯的功勞,而是耗盡雍正的心血,以及天下的財力才取得的。
可以說,在年羹堯平定西北的那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大清朝的國庫基本已被掏空,而在西北平定之后,國庫則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空虛。
為了填補國庫虧空,雍正正式啟動了籌謀已久的新政改革,下令在河南巡撫田文鏡處,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在江蘇巡撫李衛處,試行“攤丁入畝”。
新政試行不久,為求萬無一失,雍正便開始了南巡,去河南和江蘇兩地實地考察新政的試行情況。
雍正動身之后,南方的官員都在密切關注著邸報,以期準確掌握雍正的行蹤,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鄔思道卻突然跟雇主田文鏡翻了臉。
在此之前,田文鏡還未升任河南巡撫,一次途徑山西,田文鏡意外察覺山西的藩庫存銀可能存在作假的嫌疑,于是便跟時任山西巡撫的諾敏打起了擂臺。
當時,田文鏡咬定山西藩庫作了假,奈何卻找不到任何實據來證明。
見此,田文鏡反被諾敏告上朝廷,指責田文鏡“其心實屬嫉妒,齊行寒了忠臣實干之心”,若是田文鏡找不到任何實據,便請求朝廷治田文鏡的罪。
就在田文鏡深陷僵局之時,幸得李衛領著鄔思道及時出現,得益于鄔思道指點迷津,田文鏡順利打贏了那場擂臺,將諾敏送進了大牢。
也就是在那一次,鄔思道跟田文鏡達成了一個口頭協議——
等田文鏡升任巡撫,便要以年薪8000兩的工資,聘請鄔思道做他的幕僚。
事后,田文鏡果然被雍正升任巡撫,而田文鏡也如約兌現了承諾。然而,實干且又不貪的田文鏡卻無力按期結算鄔思道的天價年薪。
對此,鄔思道雖然也張嘴討要過幾次薪酬,但每次卻都是見好就好。
直到這一次,得知雍正南巡且會到河南,鄔思道突然一反常態,不惜跟田文鏡翻臉,也要討回之前的欠薪。
當然,鄔思道此舉也可以說成,就是為了跟田文鏡徹底撕破臉,這才突然加強了討薪的強度。
果然,在鄔思道的步步緊逼下,惱羞成怒的田文鏡當場就決定結賬,將鄔思道攆走:
“罷了罷了,你這條魚太大,我養不活。來人,帶他到賬房去,從昨天那五千兩銀子里付四千兩給他,然后打發他走。”
然而此時田文鏡并不清楚,鄔思道要的就是他的這個表態。
因此一聽田文鏡的話,鄔思道強忍著心中的激動,反問了一句:
“東翁,這可是你叫我走的呦。”
而正在氣頭上的田文鏡,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句話里暗含的喜悅,因此做出了低頭不理人的架勢,見此,鄔思道自然是溜之大吉。
從田文鏡那里離開之后,鄔思道第一時間趕回了住處,而得到鄔思道授意的如月,也早就收拾好了包裹等待鄔思道歸來。
一見如月和她放在腳下的包裹,鄔思道急匆匆地說:
“只帶一個,馬上就走。”
見鄔思道如此匆忙,如月不解地問:
“都這時候了,眼看天就要黑了,明天走不行嗎?”
對此,鄔思道簡單地解釋道:
“得馬上走,明兒就來不及了。”
為何鄔思道會如此急迫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時刻觀察邸報的鄔思道,早已預感到雍正今晚就會到達河南。到了那時,雍正自然會召見他。
那么,鄔思道又為何不敢跟雍正見面呢?
雍正此行的目的
在揭秘鄔思道為何不敢見雍正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雍正此次南巡的真實目的。
那么雍正此次南巡,真如表面看起來的那樣,就是為了到河南與江蘇,視察新政改革的試行情況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可以說,雍正此行的目的有兩個:
其一,自然是去視察新政,其二,則是特意去見鄔思道。
注意!
在雍正動身南巡之前,雍正朝所謂的平穩局勢,不過是暴風雨前最后的寧靜,諸多遺留的問題如同一股股潛在的暗流,隨時都可能噴涌而出。
其實這種局勢,從雍正力排眾議任用年羹堯為征西大將軍時,就已經初現端倪。
當時西北局勢緊張,朝廷急需派兵平定西北,可關于委任誰為大將軍的議題,朝堂之上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以八爺黨為首的勢力,為了能更好地鉗制雍正的皇權,暗中籌謀著要把老十四允禵推到大將軍王的位置上。
見此,不愿受制于人的雍正,為了不讓兵權落入敵對勢力之手,果斷下令任用潛邸奴才出身的年羹堯為征西大將軍。
對于雍正這一獨斷專行的決定,當時就引發了朝野的不滿,直到年羹堯坑殺富寧安的人馬,牢牢掌控住兵權,礙于年羹堯的威勢,這股不滿的情緒才有所抑制。
可隨后為了供應西北大軍兩朝,朝野上下全都削減了經費開銷,然而年羹堯卻在西北整整堅持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是找不到叛軍的下落。
至此,那股暫且按捺下來的不滿,混合著八爺黨的別有用心,終于找到了宣泄口,二者混合在一起如同一股熊熊烈火,齊齊撲向了雍正的皇位,大有將坐在皇位上的雍正烘干烤糊之勢。
幸好在關鍵時刻,看出年羹堯暗藏“養寇自重”心思的鄔思道,孤身前往西北指出了叛軍的下落,逼迫年羹堯不得不出兵與叛軍決戰,這才間接化解了那場危機。
然而,那場危機才剛被化解,凱旋回京的年羹堯就讓雍正陷入了一場更大的危機——
先是在迎接儀式上,年羹堯對“百官跪迎”視而不見;隨后又在大殿之上,放出狂言“大軍只知軍令,不知皇上”。
由此一來,八爺黨還沒借機出手,看不慣年羹堯囂張行徑的清流,就先行向年羹堯發起了攻擊。
雖說這場清流與年羹堯之間的沖突,被雍正暗中化解,但經此一事,雍正還是清晰地意識到朝野上下對年羹堯的不滿情緒。
而對于年羹堯這個人,雍正本身的情緒也很復雜。
對其飛揚跋扈的架勢,雍正也是惱在心里笑在面上,可真要對其下手,雍正又無法痛下決心,畢竟除掉年羹堯,就相當于“自斷臂膀”。
在這期間,年羹堯當面拒絕雍正提出的削減西北經費的提議,又變相拒絕在西北試行“火耗歸公”,這讓雍正本就復雜的情緒,變得更加復雜起來。
雖說過程中,雍正又故技重施,采用了當年年羹堯升任四川巡撫時,鄔思道提議派李衛去盯梢的方式,派出了孫嘉誠前往西北,一是讓年羹堯多少能有些警醒;二是嘗試著讓孫嘉誠前往西北去推行“火耗歸公”。
但即便如此,雍正對年羹堯仍舊不太放心。
也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雍正動了去見鄔思道的心。
由此才有了這一次雍正打著去視察新政推行情況的幌子,順勢去向正在田文鏡身邊做幕僚的鄔思道問策的南巡之旅。
鄔思道的恐慌
那么,在雍正達到河南之前,鄔思道之所以要連夜逃走,難道與雍正此行的目的有關?
真相確實就是這樣。
可以說,從得知雍正要起駕南巡的那一刻起,鄔思道就基本猜到了雍正此行必然會來找他,正因如此,鄔思道才會將他預謀已久的逃跑計劃提前。
他清楚,一旦他與雍正見了面,即便不被雍正重新監視起來,他也勢必難逃一死。
雖說,自雍正暢春園登基之后,鄔思道就開始了“半隱”的生活,但是他對朝堂之上發生的大事,卻仍舊是了如指掌。
之所以鄔思道消息如此靈通,并非他擅長于打探此類的消息,也并非他背后有特殊的情報系統,而是得益于他身邊的兩個人——李衛和田文鏡。
鄔思道待在這兩個人的身邊,輕而易舉就能接觸到邸報。而通過邸報,鄔思道就能了解朝堂之上發生的種種事情——包括雍正登基之后接連發生的“藩庫作假案”“科場舞弊案”,以及年羹堯接任征西大將軍之后,朝廷上下發生的一系列改變。
或許其他人得到這些信息,只能看到邸報呈現出來的那些內容。
可對于通過康熙所寫的詩句,就能窺探出其帝王心術的鄔思道來說,利用這些信息,足夠他揣摩出每一特殊事件背后暗含的隱情。
正因如此,在平定西北期間,見年羹堯遲遲不與叛軍決戰,鄔思道根據當時的局勢,敏銳地意識到年羹堯很可能是在“養寇自重”,這才借著替田文鏡押送糧草的機會,去向年羹堯間接攤牌。
而這一次雍正突然決定南巡,鄔思道能猜到雍正此行必然會來找他,也就沒有什么好稀奇的了。
那么,雍正來找鄔思道,究竟要干什么呢?
在鄔思道看來,雍正此行來找他,必然與年羹堯有關。
畢竟對于當時的雍正來說,年羹堯是一個亟待解決又十分棘手的問題。
而正是猜到了這一點,才讓鄔思道感到了恐慌。
要知道,就年羹堯的問題,鄔思道其實也沒有太好的建議給雍正,這倒并非處理年羹堯的事情過于棘手,而是年羹堯的存在意義對于雍正來說,比較特殊。
可以說,即便年羹堯飛揚跋扈,可只要有年羹堯在,雍正就可以借此壓制從旁虎視眈眈的八爺黨;
同時,年羹堯能有如今的飛揚跋扈,也全是雍正一手培養塑造起來的,因此一旦嚴肅處理了年羹堯,那所產生的連鎖反應極有可能會撼動雍正的權威——
畢竟,當初是雍正力排眾議,委任年羹堯出任征西大將軍的,而為了能讓年羹堯打贏西北的那一場仗,整個大清的國庫基本被掏空了。
此時若是嚴懲年羹堯,就相當于間接證明雍正當初的一系列決策是錯誤的。
正因如此,鄔思道明知“年羹堯早晚會闖出天大的禍事”,也不敢向雍正提出相應的建議。
除此之外,更讓鄔思道擔憂的是,借著年羹堯的話題,雍正很可能會安排他一項特殊的工作——讓他離開田文鏡的身邊,前往西北年羹堯處,輔佐孫嘉誠盯死年羹堯。
而一旦雍正當面提出這個命令,那么鄔思道拒絕是死,不拒絕同樣也難逃一個死字。
要知道,上一次鄔思道去見年羹堯時,就已經點破了年羹堯是在“養寇自重”。
若非當時年羹堯并未下定決心,趁著國庫嚴重空虛舉兵謀反,那么那一次鄔思道很可能無法活著走出西北。
在這種情況下,勉強逃出虎穴的鄔思道,又豈愿重返險地?
畢竟若鄔思道這一次真去了西北,年羹堯勢必會趁此機會,滅掉鄔思道這個唯一知道當時內情的人。
既如此,鄔思道豈會不溜之大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