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基礎設施的更新與完善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關鍵一環。近期,淄博市張店區體育場街道河濱社區金晶大道東二街南一巷1號樓迎來了電表“一戶一表”改造工程。此次改造不僅是電力設施的升級,更是社區與居民攜手共進,打造更優質生活環境的生動實踐。
改造工程伊始,河濱社區相關負責人積極與國家電網張店供電公司溝通協調,多次帶領張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深入1號樓現場查看情況。每一處線路走向、每一個電表位置,都經過了仔細勘查與討論,為后續改造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見,社區工作人員主動承擔起征求民意的重任,耐心傾聽居民心聲。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居民對改造的必要性表示疑惑。社區工作人員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線上線下詳細解釋改造后的諸多好處:電費結算更加精準透明,再也不用擔心公攤電費不合理的問題;供電穩定性大幅提升,夏季用電高峰也能告別頻繁停電的困擾;電力服務更加便捷高效,居民可直接與供電公司對接,享受全方位的貼心服務。經過一番耐心細致的講解,居民們心中的疑慮逐漸消散,紛紛對改造工程表示理解與支持。
然而,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對于多年未居住的居民,聯系房東成了一大難題。但社區工作人員并未放棄,他們通過多方打聽、與鄰居交流、查詢社區檔案等方式,千方百計尋找房東的聯系方式。
一次次撥打電話,一次次發送短信,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成功聯系上所有房東,并耐心勸說他們配合改造工作。對于一些不知道房東是誰的房屋,社區工作人員不嫌麻煩,在鄰里之間展開地毯式詢問,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最終也順利解決了這一難題。
在完成民意調查后,社區工作人員與張店供電公司再次來到1號樓,進行安裝電箱的現場查看。此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3單元樓里有一處無人認領的違建小儲藏室,而這里恰好是安裝電箱最合理的位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社區迅速行動起來,通過查閱歷史資料、走訪老住戶、咨詢相關部門等方式,多方證實此處為公共區域。隨后,社區積極聯系志愿者團隊,共同拆除違規小門,并對未來的施工場地進行了全面清理,為電箱安裝掃除了障礙。
接下來的資料收集和費用代收工作同樣繁瑣。社區工作人員不辭辛勞,幫助張店供電公司收集房東的身份證和房產證復印件,組織居民在社區簽訂供電改造合同。同時,代收每戶的公共電費和預存的電費。
在施工期間,部分居民擔心施工會影響日常生活,有的對改造后的效果心存疑慮。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與居民面對面溝通交流,認真傾聽他們的訴求。同時,積極與張店供電公司協調,邀請專業人員為居民詳細講解施工方案和改造后的預期效果。對于居民提出的合理建議,社區及時反饋給施工方,并督促其進行調整優化。在社區的積極協調下,居民們逐漸消除了顧慮,開始主動配合施工工作。
社區還與施工隊負責人保持密切溝通,及時了解雨季時期電表維護、老電表和新電表箱改造等情況。負責人也總是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確保社區和居民對工程進展和后續維護有清晰的了解。
如今,金晶大道東二街南一巷1號樓的電表“一戶一表”改造工程已圓滿完成。走進小區,嶄新的電表箱整齊排列,線路規范有序。居民們的生活也因這次改造發生了積極的變化。電費更加透明,用電更加穩定,大家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在居民群里,滿是稱贊之聲。有的居民說:“多虧了社區的積極協助,這次改造才能這么順利,以后用電更省心了!”還有居民表示:“社區工作人員太負責了,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很周到,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實事!”
此次電表“一戶一表”改造工程,是河濱社區積極踐行服務宗旨的生動體現。在未來的工作中,河濱社區將繼續秉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關注居民需求,解決民生問題,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為打造更加和諧美好的家園而努力奮斗。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徐曉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