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一路發展過來,棚改政策曾經幫了大忙。2008 到 2019 年這十幾年,全國一共開工了約 1.1 億套棚改房,其中六成左右都是直接給錢的安置方式。這事兒確實讓不少人住得更舒服了,城市面貌也新鮮了不少。不過時間一長,棚改藏著的問題也慢慢冒了出來。
不再棚改,是因為棚改的弊端顯現出來——
(1)投資熱潮攪亂了市場
棚改直接給錢的方式,讓不少拆遷戶手里一下子多了好多現金。這些錢嘩嘩流進房地產市場,就掀起了一股投資熱。好多人拿著補償款買了一套又一套房,盼著能靠這個讓錢變多。這在一些城市直接讓房價短期內漲得離譜,好好的市場供需平衡都被打破了。有些原本房價挺穩的三四線城市,就因為棚改給錢,房價漲得沒邊兒,根本不是當地經濟和老百姓收入能撐住的。比如有的城市,棚改最火的時候,房價一年就漲了三成多,炒房的人囤了一堆房,普通想買套房的人壓力陡增,市場里不少投機購房者。
(2)還影響了社會安穩
棚改推進的時候,因為錢太多、利益分起來太復雜,不少不合規矩的事兒就冒出來了。有些地方為了政績或者多賺點錢,擴張棚改的范圍,把不該拆的房子也劃進去了;還有些地方拆遷時,為了省錢或者圖快,直接硬拆甚至用暴力,把居民的正當權益都給侵犯了。這些事兒引出來不少矛盾,老百姓上訪的情況都有,搞得社會都不安穩。就像有報道說,某個地方因為硬拆,居民和拆遷的人吵得不可開交,鬧得特別難堪。
(3)貧富差距也拉大了
棚改的時候,補償標準不一樣,有些地方給得特別多,不少拆遷戶一下子就成了“暴發戶”??赡切]趕上棚改的普通人,尤其是收入不高的,還是愁著沒房子住,想改善居住條件難上加難。這一來,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大家心里肯定不舒坦。比如在有些城市,拆遷戶拿補償款買好幾套房,資產噌噌往上漲;旁邊那些上班的,卻得為一套房背上幾十年的房貸,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老房子如何處理,有了新規矩:
既然棚改問題不少,國家就給老房子的處理定了新規矩。住建部說了14 個字:“嚴控大拆大建”“收縮棚改規?!?。這意思就是,城市更新的路子要變了。以前那種大拆大建的棚改會越來越少,以后更看重城市能一直好好發展下去,資源也得用在點子上?!皣揽卮蟛鸫蠼ā?就是說,更新城市的時候別瞎拆房子,得好好看看這房子還有沒有用、有沒有歷史價值,盡量修修改改讓它更好用。“收縮棚改規模” 就是說,棚改項目不能瞎搞,錢和精力得用在那些真的需要改的地方,改就得改到點子上。
以后棚改會咋樣:
2024 年底,住建部門發的《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指南》里說得明明白白,堅決防止大拆大建” 的原則,轉而倡導 “保留改造” 與 “拆除重建” 并舉的差異化策略。意思是堅決不讓大拆大建了,改成“該留的修修、該拆的重建” 兩條腿走路。這么一來,那些房齡超 20 年的老房子,以后的處理辦法會更靈活、更細致。
為什么不拆了,主要還是修修補補接著用:
大部分房子只要結構結實、還能用,就主要靠修修補補來改善。比如把外墻刷新一下,屋里結構調得合理點,水電煤氣這些設備換換新的,住著就舒服多了。給老小區裝電梯,老人出門就方便了;規劃一些停車位,大人方便了,小孩子騎車更安全;把水電暖的管子換了,能用更少的能源;多弄點綠化和小孩子能一起玩的地方,生活環境就更好了。好多城市已經這么干了,效果還真不錯。有些七八層的老樓裝了電梯,不光住著方便多了,房子也更值錢了;小區重新弄了綠化和休息區,住在里頭的人心里都美滋滋的。
預制板房咋改:
預制板房因為本身結構的問題,確實有點安全隱患,以后城市更新時肯定會重點盯著改。但這不是簡單說拆就拆、說留就留的事兒,是城市慢慢變好必須走的一步。那些年頭不太長、結構還穩當的預制板房,可以加固一下、修一修,讓它更安全、更能抗地震。要是房子太老了、危險系數太高,可能就會根據城市規劃拆了重蓋。拆的時候也會好好安排居民的住處或者給租房補貼,保證大家的利益不受損。
以后,隨著城市更新一步步推進,那些超20 年的老房子,要么修修接著用,要么拆了蓋新的,總之會有合適的安排,讓城市空間更合理,大家住得更舒心。而棚改那種大拆大建的日子,也慢慢成了過去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