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刷視頻時,看到一位媽媽發出的靈魂發問:
如果讓一個媽媽每天6:00起床,做完早餐后急急忙忙送孩子上學,又急急忙忙地趕去上班,等到上了一天班好不容易下班了,還要急急忙忙地跑去學校接孩子放學回家,緊接著,回家后又要繼續做飯、輔導作業,即便是孩子和家里所有人都睡了,還有一大堆的家務活等著你去干…
還沒完,如果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而是年復一年、永無止境的生活,你還能堅持多久呢?
透過這個問題,蘭媽似乎一瞬間明白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媽媽脾氣總是那么差
很明顯,當一個人做得太多、壓力過大時,心里面就會產生很大的焦躁和不滿
記得有次工作所需出差了一段時間,那段日子里,蘭媽兩個女兒都是托付給奶奶照顧的
而一直以來,奶奶對兩個女兒都是極具耐心,說話也輕言細語,簡直就是閨女們的夢中情奶,也相信她們奶孫三人肯定會相處得特別和諧
可沒想到,在外工作還不到半個月時間,奶奶就崩潰了,著急打電話讓我回去
原因是:女兒作業不交,說了也不聽,根本管不住孩子了
后來,等到我回家吃的第一頓飯時,就看到了女兒根本不愿意和奶奶坐在一起的一幕,因為座位不夠的原因,大女兒無奈挨著奶奶,可是卻故意拿著米尺隔開了一米的距離
那一幕,直接把奶奶氣暈了,也不管有沒有客人在場,當時就暴躁地要把女兒趕到門外吃飯
看吧,誰帶娃誰崩潰,這可不是媽媽一個人脾氣不好,完全是屬于付出太多,換來得卻是寒心又失望的提不起勁兒
而造成媽媽有這樣體驗感的主要原因,也往往是她們身上缺少了以下3樣東西:
01
缺理解
只要有情緒,就被說成“無理取鬧”
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會毀掉一個孩子,或許論點是對的
但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是從哪里來的呢?如果讓你跟媽媽互換角色一天,你也照樣會體會到當媽媽情緒里的暴躁
有一個妻子,是一個屬于默默勞作的付出型媽媽,雖然是在家里面帶孩子,但掙錢、孝順公婆、維持人際關系,乃至家里每一個角落的衛生都沒有遺漏過
可如此全能又有能力的媽媽,唯一的一個缺點就是脾氣大、嘴巴嘮叨
特別是在丈夫和孩子面前,那幾乎是復讀機般的重復,直到看不慣的問題消失了才肯罷休
對此,丈夫和孩子也是第一個不滿意,有時候會頂嘴幾句,有時候索性直接撂挑子不干地置之不理
每到這里,媽媽就會脾氣暴躁,有種恨鐵不成鋼的焦急不滿:
?她給婆婆說,婆婆不理解,反而怪她不理解丈夫在外面掙錢的辛苦
?她給公公說,公公不理解,也是輕飄飄地說了句:“還是個小孩子,全靠你們大人去耐心教導,要不然要你們家長干嘛的?”
?直到和朋友說,朋友抱了抱她,然后安慰說:“我懂你的辛苦,咱們當媽媽不就是這樣嗎?孩子帶得好、家也照顧得好時,沒人會想到是你的功勞,可如果孩子出現了毛病,家庭也不和諧了,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媽媽在無理取鬧、沒事找事”
于是,當家里沒人記得她的好,也沒人念著她的不容易時,媽媽一氣之下就出去旅游散心了
可媽媽前腳剛走,家里面當天晚上就亂了套,孩子不知道襪子和睡衣在哪里,爺爺奶奶做頓飯也能把廚房翻得亂七八糟,最主要的是孩子第二天早上還有起床氣,兩個老人管也管不住,臉上的笑容在逐漸消失,嘴上的批評聲音也越來越大
后來,媽媽散心回家了,孩子見到她面的第一句話也是:“媽媽,你不在的時候爺爺奶奶好兇呀,跟要吃了我一樣”
看吧,脾氣太大會毀了孩子,但卻是針對家里的每一個人
如果家里缺少了通情達理的家人,總是把所有的壓力、和勞動力都指望在媽媽一個人身上,那這樣環境下的媽媽脾氣不差、往哪里跑呢
所以,脾氣差的媽媽,首先缺的就是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媽媽在發脾氣的時候,有一個人能站在她的角度說一句“辛苦了,消消氣”,再對孩子說一句“媽媽不容易,我們都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你會發現家里面的風水突然就會越來也好,媽媽脾氣一好,對待家里的每一個人也更溫柔體貼了
02
缺關愛
只要有抱怨,就被說成“有那么累嗎”
聽過這樣一段話,很有感悟:
假如一個媽媽小時候得到的愛很少,那么在她們的心里就會種下這樣一個念頭:“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要成為像我父母那樣的父母,我一定要給我孩子更多的愛”,可等到她真正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時候還是會下意識用父母曾經的方式去養自己的孩子,特別是著急的時候情緒會不受控制,腦子里出現的東西不知覺就變成了父母曾經對自己說過的話
事實上,一個從來沒有得到過愛的媽媽,是不懂得怎樣去愛自己的孩子,愛在她們的心里也是一個不知道如何定論的感覺
她們呢,只能一遍遍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愛孩子,可終究還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愛”而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個樣子
認識的一個年輕媽媽就是如此
小時候被爸爸媽媽丟在家里不管,心里缺父愛也缺母愛,以至于她心中有一個強烈的愿望:如果自己當了媽媽,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撫養
當然了,長大后的她,也確實是做到了這一點,女兒出生后全程都是由她自己一手帶到大
孩子小的時候,24小時離不開人,她只好辭職當個全職媽媽
而孩子長大后,又處處離不開錢,她為了陪伴女兒長大,只好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
早上急匆匆地把女兒送到學校后就急匆匆地跑去上班,好不容易下班了,還要急匆匆地到學校去接孩子放學,接下來就是回家煮飯、輔導作業、打掃衛生…
久而久之,高負荷的勞作,讓她年紀輕輕就出現了嚴重的腰疼毛病
她給丈夫抱怨,卻被丈夫說成:“有那么夸張嗎?不就是在家里做做飯、打掃打掃衛生”
她給自己的父母說,卻被父母指責“沒出息,讓你不要那么早結婚,你就是不聽,現在有再多的苦都只能往肚子里咽”
她煩躁不安,希望女兒能多體諒她,可女兒卻嫌她煩,再說些什么就會被煩躁地趕出房間,多說一句話的機會都不給
沒辦法,當身邊的人都不理解,也不關心她過得好不好時,情緒的一剎那,她只覺得自己活著是多余的,日子過得一塌糊涂、孩子也被養得不可她親
看吧,缺少關愛的媽媽實際上是特別脆弱的
別看她們為了孩子能三頭六臂、無所不能,可關于如何把孩子養好、如何把孩子愛好這些事上,她們也是在不斷地摸索前進,她們會自責、會迷茫、會無助、也會崩潰地不知所措
因為,在養孩子這件事情上,自始至終都是她一個人在單槍匹馬地戰斗,她們輸不起,她們也不能讓自己輸
但如果這樣的情況時間長了,又怎么會受得了呢
03
缺幫助
只要有需求,就被說成“沒時間顧不上”
為什么女人一結婚、有了孩子之后脾氣就會變大?這是蘭媽聽過最好的回答:
“暴躁的媽媽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她們在家庭當中總是承擔著更多的責任,而在勞動和付出方面又得不到認可,時間久了媽媽就會覺得委屈無助,脾氣暴躁也是她們反抗命運的一種叛逆心理”
才新婚不久的堂表姐,是奉子成婚
為了那段婚姻,她甚至不惜和父母斷絕關系,以為就可以獲得真愛和幸福了
可結婚之后,真正過起了日子,她發現曾經眼里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竟然是一個連襪子都不會洗的媽寶男
在家里什么家務活都不干,她作為妻子,想要磨練一下丈夫,可是又遭到婆婆的反對:“誰大老爺們在家里干這些家務活,他們的手是用來掙錢的”
于是,丈夫就更加肆無忌憚地貪圖享樂,孩子哭了,會裝作沒聽到,因為他覺得“帶孩子是女人的事”,堂表姐喊他幫個忙,要么抱怨“明明自己能做的事情,非要把別人牽扯進去”,要么就是直接回一句“沒時間,顧不上”…
那樣的日子,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堂表姐徹底心灰意冷了
她想過離婚,可一想到當初為了結婚,和父母斷絕關系的一幕,她退縮了,因為她無家可歸,沒有底氣、也沒有后臺
她崩潰、失望地想過結束生命,來終止那痛苦的人生,可每次一看到懷里嗷嗷待哺的小寶寶,還是退縮了
最后,她妥協了,但不是向命運妥協,而是抱著懷里的嬰兒覺醒了
也是從那以后,她不再指望家里有人會幫她帶孩子,也不再期望丈夫能做出多大的改變,她一個人承擔起養孩子的所有大小事,就連以前一說就暴躁、不服氣的性格,也不知不覺變得凡事都無所謂的冷淡
事情到了這里,本以為堂表姐的婚姻算是走到了盡頭,丈夫不愛、公婆又不理解支持
可結果呢,當她在家里凡事把自己當成一個冷眼旁觀的陌生人,對待丈夫不再關心行蹤,對待公婆也不再熱情討好時,那一大家子竟然出奇地開始關心她,對她的態度也好了很多
這件事,瞬間就驗證了網上的一句話:無媳百家急,有媳全家欺
當然了,這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家庭都是這樣,但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定然是生活在這種感受不到愛的情緒化家庭
因為愛得不值得、因為付出得不到回應,一切也就變得心如死灰、擺爛無所謂了
所以說,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并不是她們性格太差了,她們身上的缺理解、缺關愛、缺幫助,才是壓垮她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媽媽說累了,一定要先抱一抱她,然后說:“辛苦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吧,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一下”
在被關愛、被理解的情況下,糟糕的情緒自然就慢慢消失不見了
那么,關于為什么脾氣不好的總是媽媽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