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81歲什么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用行動回答:前一秒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里越野,感受大自然的“流動”,下一刻已奔赴東極島,靜候祖國的第一縷陽光;前腳在廣東吃早茶,轉身已拾級而上,登上了北京司馬臺長城;從全國篆刻展、短視頻之夜,到江南銅屋屋頂小花園……耄耋之年的朱炳仁,始終以“青春”之態,在行走與創造中不斷拓寬生命的維度,豐富著時光的厚度。
朱炳仁登長城
朱炳仁在塔克拉瑪干沙漠
這兩年,我曾多次采訪朱炳仁先生。從朱家家風家訓的傳承,到銅藝技法的薪火相傳;從作為“運河三老”之一對大運河的關注,到藝術展在各地綻放的璀璨光彩,再到其孫朱也天因高考意外收獲“潑天流量”的思考……常規的年齡界限,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跡,只沉淀出愈發醇厚的藝術底蘊。每次對話的侃侃而談,舉手投足間滿是年輕人般的活力與熾熱。
朱炳仁和他的作品
“銅就是我,我就是銅”,這是朱炳仁先生發自內心的宣言。從中年“半路出家”接觸家傳銅藝,他便對這門手藝傾注了獨特的理解與熱愛。不重復前人,更不重復自己,這份對創新的執著,讓朋友打趣稱他“喜新厭舊”。而他首創的熔銅藝術,正是這份特質的最佳注解——他打破傳統銅雕范模的束縛,讓銅在1200℃的高溫下自由流淌,形成千姿百態、獨一無二的藝術形態,為數千年的銅文化注入全新活力。
朱炳仁作品展
朱炳仁作品展
朱炳仁的“青春”,還體現在他對新事物的接納與融合上。2010年,他從大漆、琺瑯彩中汲取靈感,獨創“庚彩藝術”,以礦物釉色賦予熔銅肌理斑斕的生命力,掀起一場銅藝的“色彩革命”;與服裝品牌聯手,將云水墨畫與熔銅藝術融入現代服飾設計,讓銅文化在潮流語境中煥發新的光彩。
朱炳仁《庚彩十二式》
朱炳仁《千里江山圖》
從精美的銅制藝術品,到充滿創意的銅雕擺件,再到寓意深遠的“一舉奪魁”向日葵胸針,朱炳仁的銅藝作品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目光。盡管已經取得無數成就,但朱炳仁先生依舊在“拼”,因為銅藝是他一生的事業,“銅學”是他一生的追求。
朱炳仁《燃燒的向日葵》
朱炳仁《稻可道,非常稻》
朱炳仁《杜尚的三角》
一年前,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熔鑄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藝術展”上,朱炳仁先生曾笑著說:“八十而立,請大家看看我立起來了嗎?”這句俏皮又認真的話,也是對“銅就是我,我就是銅”的精準解讀——他就像一團火焰,在銅世界盡情燃燒,用創新與滾燙書寫“銅”的傳奇。
圖據朱炳仁·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