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許多年輕人離開太原后,要說到最想念太原哪一樣食物,大概很多人會說是麻辣拌。
麻辣拌,起源于東北地區,最初只有麻辣口味。后來流傳到太原,在太原地區發揚光大,廣為流行,并衍生出麻醬味、酸甜味、酸甜辣等十幾種口味選擇,很受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的歡迎。
在我看來,麻辣拌基本等同于中式的蔬菜熟沙拉,做法很簡單,將土豆片、小白菜、木耳、海帶絲、豆制品等十多種素菜和一些魚丸等放在鍋里煮熟,準備一個炒鍋,里面加上秘制醬料,將煮熟的蔬菜倒入后拌勻即可食用。表面上看這程序很簡單,實則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最重要就在于醬料的調制搭配,那些廣受歡迎的店,基本都是老板調制醬料水平比較高明。
一份好吃的麻辣拌,必然是色澤誘人,香味濃郁,醬汁濃稠,非常均勻的沾在每一片食物上。有些人不得其法,做出來就很難吃,像是普通的水煮菜。
02
作為一個吃面大省,山西人吃酒席要以面收尾,吃火鍋要以面收尾,吃麻辣拌,亦是如此。每個麻辣拌店里都會給出加面選擇,如果吃麻辣拌不加一份面,那么這次就餐可以說是非常遺憾的。
那么加什么面呢?大部分店里會有兩種選擇,一是擔擔面,二是肉蓉面。基本上,多數人會選擇添加肉蓉面。
肉蓉面,是方便面的一種,面要比普通的油炸方便面更粗一些,吃起來肉筋筋的,口感介于普通泡面和手工面條中間,非常適合吸收料汁。在太原,以上海冠生園品牌的肉蓉面最為知名和流行,被奉為正宗。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世事神奇。在山西這種手工面食大省,方便面居然也能在餐飲業占據一席之地。山西在餐飲行業中有兩大特別受歡迎的方便面品牌,一是上海的冠生園肉蓉面,被廣泛用于火鍋和麻辣拌,二是河南的豫竹方便面,它的大客戶是晉城,晉城本地用它做肉丸方便面早餐,火遍互聯網。
通常,一份正常分量的麻辣拌是10元,加一包肉蓉面會多花2-3塊錢。我見過也有部分店里可以選擇加半面,言下之意就是一包面餅的一半,這樣更便宜些。
03
除了加面,顧客其實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可以往麻辣拌里加麻花。通常一根麻花2塊錢,店主會將一根麻花掰碎,然后在菜快要出鍋時,放進鍋里輕輕煮一下,這樣一來,麻花便由之前的酥脆變得軟糯,體積膨大,但口感保持了韌性,非常好吃。
基本上,一份加了面的麻辣拌,其分量足以當作正餐來吃。在我看來,這樣的形式有點像北方小火鍋的變種。畢竟在北方,大多數人吃小火鍋,一樣是各種菜煮熟后,蘸著麻醬去吃。但麻辣拌的口味顯然更加復合一些。
太原的麻辣拌店可謂是遍布全城,基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或者夫妻店的形式來經營。其門頭招牌也各有風格,比較常見的是“愛情麻辣拌”,我不知這是一個品牌,還是許多人只單純用這個名頭。
04
在我印象里,雖然麻辣拌發源于東北,但在東北地區還是麻辣燙更流行一些。所以就像安徽牛肉板面在石家莊最正宗,麻辣拌可以說在山西太原最正宗,山西外的其他城市是很少見到這種小吃店的。我有個親屬在北京工作,每逢回來山西,都想在太原吃碗麻辣拌。
我們縣城離太原近,自然也有麻辣拌,我自己去平遙等周邊地方,也都能找到麻辣拌,但不得不講,其味道真比不上太原的。
之前曾經流行一個新聞,說一個女生在杭州賣太原麻辣拌火了,再后來,上海也開了太原麻辣拌的店。麻辣拌的味道勾起在外漂泊的山西人的鄉愁,尤其是太原人,每每提起家鄉,總是心心念念自家樓下小餐館的那一碗麻辣拌。
如果你能關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