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人終究是有回報的。
都知道寒門出貴子這句話,但是誰能想象他們背后付出了多少。十年前患腸斷裂的少年,因為手術費用的問題,而向學校求助。
父母雙殘的他,又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高考成績642的高分,他明白努力的意義,也實現了他的承諾。
高分成績
高考成績公布后的那幾日,周糠順的成績竟是同學告知他的,他的分數為642分。
要知道,在現在的社會,哪一家會沒有電腦,甚至在高考過后,有要求買“蘋果三件套”的,甚至還有說要其他的獎勵的,如果獎勵不到位的話,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什么事情來。
然而,那時候的他們,可曾想過,在一個農村的家庭里,還沒有電子設備。
周糠順家里沒有像其他人家那樣富有,但是他仍是不卑不亢,不忘努力。面對記者的采訪,他說,“貧困不是夢想的藩籬,努力一定會有意義”。
也正是他的這份努力,他收獲了他想要的結果。他并不是天賦型的人才,而是通過日復一日的努力與自覺。
據周糠順的父親所說,孩子從小就愛學習而且懂事,從沒讓大人操過心。并且,孩子從未參加過補習班。
成長的坎坷
周糠順為家中獨子,亦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他雖可憑借學習改變成績,卻無法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他的父親殘疾,母親的狀況也不好,智力有問題,經常吃藥。面對這樣一個家庭,周糠順從未有過一絲抱怨。
而且考慮到他的家庭條件,村里還給他父親找了一個保潔的工作。工作不能賺大錢,但好歹能夠解決家里的溫飽。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麻繩專挑細處斷。在十年前,那時候周糠順才12歲,在玩耍的時候意外負傷。被診斷出腸斷裂和腦震蕩。這可不是簡單的小病,需要做手術,尤其是腸斷裂。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瞬間雪上加霜。
父親的收入并不高,再加上母親常年吃藥,手術費就是一個大問題。然而,面臨著這一大難關,少年并沒有氣餒。
他鼓起莫大的勇氣,給學校寫了一封信,言辭懇切誠摯,稱自己急需十萬手術費,且鄭重承諾,待自己長大成人后,定會報答叔叔阿姨的恩情。
學校方面看到這些,也深有感觸,就開始組織學校、社會,對他進行捐款。不久,他的手術費用便湊齊了。在醫院里手術后,又進行康復治療,最終他也好了。
他始終沒有忘記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從小學到高中,他都是由熱心人士幫助的,他的父親,還把那些捐贈的人都記錄下來,等著將來還他們。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周糠順更加的篤定自己一定要努力,是那些幫助他的人給了他力量與動力。
果不其然,他的努力有了成果,他會實現諾言的。
寄宿伯父家
但是他有現在的這個成果,離不開他開餐館的伯父的幫襯。
周糠順升學之后,其學校離家甚遠,往返頗為不便。伯父放心不下,便將他接到自家,伯父家位于城中,如此便于照料他。
大伯始終視他如己出,不但悉心照料,還會接送他上下學。可以說,他能順利地學習,離不開大伯父家里的幫襯,也因此當網友了解到這個事情的時候,紛紛為伯父和伯母點贊。
而且在大伯父的眼里,周糠順一直都是一個好學生好孩子,成績不用操心,很自覺很懂事,甚至在暑假的時候,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他還會出去打工。
不得不說,當別家娃還在旅游玩耍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承擔起這個家了。即便如此,他的學業也沒有落下過。
從他家里那滿墻的獎狀都可以看出,他平時就是一個學習優秀的學生。終于不不負眾望,這次高考考了642的高分,據他所說,要比平常低一點,沒有超常發揮,但是這個成績也是相當不錯的。
據他所說,雖然自己家庭條件不容樂觀,但是他將其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他想改變家庭命運,更多考慮的是就業。他的第一志愿是北京郵電大學,覺得就業方面比較好,還特別想去北京看看,體驗那里的文化。
結語
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一點也不假,也希望這位懂得感恩的少年,乘風走得更遠,實現自己的理想!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