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熱帶高壓和大陸高壓打通連成一片,本周高溫天氣重回申城。今天(7月16日),上海中心城區(徐家匯站)最高氣溫36.7℃,還有3天才入伏,上海已迎來今年第17個高溫日。
今天9時10分,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悶熱的環境下,申城各行業勞動者堅守崗位,為城市的正常運行默默奉獻汗水和智慧,整座城市也用實際行動及時回饋,將體貼關愛送進人們心中。
電力:智能哨兵“上崗”
入夏以來,氣溫持續攀升,電網負荷持續走高,電力保供任務艱巨。
國網上海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長何振愷介紹,上海電網今天最高負荷3842萬千瓦,為今年以來最高負荷。迎峰度夏以來,平均最高負荷3310萬千瓦,同比增長13.36%。
正午時分,國網上海直流公司所轄±500千伏南橋換流站與奉賢、華新、楓涇三座換流站在用電高峰時段持續經受滿負荷運行考驗,四站輸送功率最高達1356萬千瓦,支撐著上海電網高峰時期近四成的用電量。
電力負荷越高,對電網可靠性的要求也越高,以往,可靠性很大程度上是靠運維人員戰高溫“拼”出來的。如今,“苦干”逐漸轉型為“巧干”。
南橋換流站副站長朱正一介紹,新部署的軌道“哨兵”能夠沿預設軌道穿梭,監測換流閥及關鍵連接部位。這種機器人搭載的高精度紅外測溫儀能夠輕松識別毫厘之間的溫度異常,并實時回傳高清圖像及精準數據,填補了傳統人工巡視在持續性、覆蓋面、細致程度上的不足。
無人機也是電網夏季巡檢的好幫手。
今天下午,一架無人機從浦東層林路220千伏海洋變電站樓頂騰空而起,沿著高壓電纜通道自主飛行。70公里外,國網上海電纜公司基地運維人員的電腦屏幕實時顯示無人機拍攝的畫面。
這款無人機單次飛行可覆蓋3公里至5公里電纜通道,巡視內容包括交叉換位箱、井蓋、標識牌、施工工地、電纜終端等,目前已規劃了7條高標準巡視航線。國網上海電纜公司負責人介紹,以往運維人員出發巡視周邊電纜,單次車程就要一個半小時,現在效率大幅提高。
國網上海崇明公司帶電作業工作人員正在安裝智能斷路器。
供水:周末服務不停
持續高溫對城市供水是個大考驗。
城投水務集團服務全市近七成常住人口的用水,有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已建立浦西、浦東供水“一張網”協同調度平臺,水廠之間互相“幫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調水。通過科學調度,確保供水系統水量充足、水壓穩定,單天供水能力超過600萬立方米,可滿足居民夏季用水需求。
供水充足的同時,用水安全備受市民關注。
城投水務集團通過青草沙、陳行等水庫,向城市供應約80%的原水,水源地工作人員把好水質關,加強監測預警,同時,對供水管網水質保持高頻監測,及時排查整治隱患。據統計,上海供水高峰期間日均供水量達572.2萬立方米,平均管網服務壓力為207.2千帕,壓力合格率99.6%,全市供水服務平穩有序。
上海自來水供水熱線24小時運轉,線下服務也沒停。
今年6月28日起,松江西部自來水有限公司小昆山營業廳、泖港營業廳開通周末服務窗口。松江西部自來水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現在網上繳費率高達92%,但工作人員在日常走訪調研中發現,一些老年人及外來務工人員仍希望能到營業廳繳費辦事。
家住小昆山鎮的余女士就特地到小昆山營業廳辦理供水繳費:“工作日要上班,繳費不方便,現在周末休息也能咨詢辦理,太人性化了。”
工作人員對管網進行檢查。
田頭:改種耐熱蔬菜
雖然面臨極大“烤”驗,但上海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平穩依舊。
凌晨兩三點,位于青浦區的春昌合作社已經忙碌起來,蔬菜大棚內,工人們采收當天的綠葉菜,預冷、加工后儲存、配送。
“白天大棚內溫度太高,我們錯峰作業,‘干兩頭,休中間’。”合作社副理事長趙世豪表示,除了調整勞作時間,合作社還調整了“夏淡”期間的蔬菜品種,主要種植耐熱品種,比如將夏季生長困難的生菜調整為雞毛菜,增加農業生產的抗風險能力,確保上海市民“菜籃子”拎得穩。
近期,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印發了《關于加強2025年上海市蔬菜新優品種推廣工作的通知》,推廣金品1夏、艷青等耐熱青菜品種,金品雞毛菜3號等雞毛菜品種。同時,推出潛力耐熱青菜品種夏龍18號、華爾茲美麗,以及潛力耐熱雞毛菜品種戰夏、雞毛菜1號。
“夏淡”期間,高溫、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往往比較頻繁。應對極端天氣,金山區、青浦區開展了應急育苗工作,分期分批儲備綠葉菜種苗,以備災后移栽,進而快速恢復蔬菜生產。第一批苗將于7月22日播種,8月11日供苗,縮短上市供應時間。截至目前,金山區今年夏季已育苗10萬株左右。
據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統計,上海近期蔬菜在田面積27萬畝,產量27.8萬噸,較去年同期保持穩定。上海農產品價格監測系統顯示,上海今年6月3種地產葉菜(青菜、雞毛菜、卷心菜)的月均田頭價為1.66元/公斤,持續低位運行。上海農業部門正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蔬菜生產動態,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確保全市蔬菜的穩定供應。
春昌合作社蔬菜大棚內,工人采收當天的綠葉菜。
鐵路:車內體感50℃
暑運期間,鐵路上海站增開的列車較多,調車工班每日工作量較平日增加30%多。
調車工班的主要任務是將閑下來的普速列車從車站接到客整所,等要用車時送回去。如果列車上有車廂需要維修,就要將有問題的車廂調換出去維修。
鐵路上海松江客整所內,松江運轉車間調車工班調車長盧泓帶著班組成員挑戰一年一度的“大烤”。
“作業最繁忙時,衣服脫下來,曬干了可以立住。”盧泓今天對要維修的車廂進行了6次移動車廂作業。
一天工作中,班組成員一半以上時間在室外作業,頭頂烈日。即便在列車上,由于斷電后空調關停,也悶熱異常,工作時體感溫度達到50℃。
作為負責人,在列車上,盧泓要站在機車頭側面窗口處前后瞭望,并用手勢和無線電指揮,確保作業和行車安全。由于兩側正對著列車柴油發動機排風口,陣陣熱風會吹得他汗如雨下。即便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每每面對黑洞洞的出風口,他還是需要進行心理建設:“我們是特殊服務行業,這點困難必須扛過去。”
其他崗位同樣各有挑戰,比如一旦線路軌道出現問題,負責的班組成員就可能要在烈日暴曬下作業一至兩小時。
“有的年輕同志一開始受不了這樣的工作強度,我們一方面開導,另一方面也會教他們防暑小技巧,比如及時補充水分、作業間隙在陰影處休息、列車剛斷電可吹一吹空調余風等。”盧泓說。
暑運期間,這些高溫下的“戰士”將自己像螺絲釘一樣緊緊擰在崗位上,成就了一列列普速列車的準時送達,按點迎來送往千千萬萬旅客。
環衛:技術升級“解暑”
下午一點,室外溫度已攀升到36℃,上海欣晨時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大橋清道班的王建云卻不急著上班,和幾位工友坐在新改造好的職工休息室里,愜意地喝著冰箱里拿出來的飲料。
關愛環衛工人,上海環衛行業已切換到“夏令時”,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天最高溫超過35℃的,上中班的清道師傅下午上崗時間延后兩到三個小時。
在環衛崗位上工作了5年,王建云覺得高溫保障越來越貼心:“單位特別照顧我們女同志,新的儲物柜先讓我們挑,這里冷氣開得很足,防暑物資管夠,接水、熱飯都很方便,還有洗衣機可以洗衣服!”
午飯后,外面陽光越來越烈,王建云卻渴望早點上崗。
明明可以避開高溫時段休息,為何急著出去“曬太陽”?“現在頭頂烈日的時間只有過去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王建云說,這得益于作業模式的升級,今年,大橋清道班率先試點機械化作業替代人工,把大部分的常規清掃、沖洗工作都交給了機器,班組11位女清道員全部轉型為“駕駛員”,把精力集中到機器作業后留下的“盲區”,比如寬度小于2.1米的窄巷小路、被共享單車“包圍”的地鐵站進出口附近,這些地方才需要她們帶上工具去清掃。
記者坐進了電動清掃車感受了一下,頭頂的鋼板擋掉了大部分陽光,僅容一人的操作艙兩側透風,加上頭頂右后方的電風扇,這樣上路感覺不到悶熱。
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讓王建云有精力學習更多技術和知識,去琢磨如何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盡管電動清掃車沒有擋位,但腳踩在油門踏板上的王建云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一到四擋”:“一擋”是輕輕壓一點油門,主要用于清掃收集體積較大的路面垃圾;“二擋”是踩四分之一油門,對付路上的灰塵綽綽有余;“三擋”是踩三分之一油門,這是巡查路面時的“巡航速度”;“四擋”是踩一半油門,一般是完成工作后返回停車場的時候。現在,王建云是能夠熟練操作5種環衛作業車的“老法師”,讓同樣在環衛崗位上的丈夫感到了學習進步的壓力。
和老一輩環衛職工不同,年輕的“環二代”更渴望社會的認同,更渴望實現人生價值。“和鹽汽水、綠豆棒冰等傳統高溫慰問品相比,送新技術、新崗位更能解年輕人的‘心頭之暑’。”上海欣晨時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銘表示,環衛作業的機械化、智能化是一種趨勢,這種趨勢既是傳統環衛作業單位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的需要,也能幫助有進取心、有干勁的年輕環衛職工謀求未來更好的發展。
電動清掃車開起來一點也不悶,遮陽效果也不錯。 陳璽撼攝
共享單車停放區域經常有落地垃圾,車前籃子里的垃圾也不少,大多都是騎行者扔下來的,給環衛師傅增添了很大的麻煩。 陳璽撼攝
外賣:賺錢兼顧安全
暑期也是外賣騎手單量最多、收入最高的時段。
美團外賣騎手劉輝忙得腳不沾地:“這幾天訂單‘爆’了!平時我們最多能跑八九十單,這幾天,我們站里有騎手跑了120多單!”
高溫天氣疊加外賣平臺促銷補貼,騎手們的熱情如天氣般高漲。
“送餐再忙,安全不能忘。”劉輝說,高溫天騎手會做好防暑措施,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和充足的飲用水,也會互相提醒,避免直接飲用冰水,身體不適要及時在通風陰涼處休息。
美團騎手保障組負責人表示,7月1日起,美團陸續為全國300多萬騎手贈送“防暑險”。站點也會為騎手發放防暑物資,在高溫時段隨訂單發放高溫關懷金,保障騎手在炎熱天氣下的收入。
“現在每天能多跑二三十單,加上高溫補貼,每天收入增加了一兩百元,周末甚至能多賺兩三百元!多勞多得,我們也有干勁。”劉輝說。
在叮咚買菜上海嵐皋站,騎手們常常早上六點就開始配送,每一車都裝得滿滿當當。
“高溫天氣大家不愿出門,線上消費明顯變多,我們站點本周平均日單量約1500單,較平日增長30%。”叮咚買菜上海嵐皋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做好暑期保供,站點增配了8名配送員。叮咚買菜各站點內,鹽汽水、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物資均已配齊,保障每一位一線人員的健康安全。
叮咚買菜騎手歇口氣、補一補水。
原標題:《上海迎來今年第17個高溫日,城市運行有條不紊背后有汗水更有智慧》
題圖來源:蔣迪雯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陳璽撼 查睿 戚穎璞 王力 俱鶴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