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天到來,納木措開始進入旅游旺季。納木措,藏語意為“天湖”,位于西藏自治區中部,拉薩市當雄縣和那曲市班戈縣之間,面積超2000平方公里。
2025年,納木措景區游客量有望突破40萬人次,較去年再創新高。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沉醉于湖光山色之間,而當地村民也通過“牽牛拉馬”、景區就業等方式吃上“旅游飯”——景區管理人員、服務人員、講解員、保潔員等超85%來自周邊鄉村村民。
拉薩納木措景區保護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龍泉介紹,今年預計納木措景區將直接和間接帶動約5000名群眾增收近5000萬。
這片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正成為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雙贏的生動樣本。
納木措進入旅游旺季
今年游客量有望突破40萬人次
7月16日,在納木措景區,紅星新聞記者見到了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游客們在藍天白云下,欣賞清澈的湖面,以及靈動的紅嘴鷗。
7月16日,山西游客郭埔、解霞一行七人正在納木措景區拍照打卡。“我們從西藏拉薩直奔美麗的納木措。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來納木措,風景非常好,環境也非常漂亮。”郭埔一行人是第一次來西藏,“在出發前,我們做了很多攻略。無論是介紹還是布置,我們都對納木措非常向往,現在的心情非常激動。”
同一天,福建女孩燕子和三個閨蜜一起也在納木措景區游玩打卡。“我們從泉州和廈門來,這是第一天來納木措,感覺一路的風景都特別美,可以說是美不勝收。我們是被納木措的風景吸引而來。”燕子透露,下一步還準備去拉薩游玩幾天。
“進入7月份之后,旅游人數較上半年前期(1-4月)有明顯的上升。去年納木措景區的游客量達38萬人次,今年的游客有望突破40萬人次。從游客客群來分析,來納木措景區的游客主要是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當雄縣文旅局局長王勇介紹,“從當前文旅產業發展來說,我們將以納木措為核心,帶動整個當雄縣全域發展。”
幫助超千名當地村民吃上“旅游飯”
今年預計直接或間接帶動老百姓增收超5000萬元
在納木措景區,游客可以體驗特色游玩項目——“牽牛拉馬”。在藍天白云之間騎馬、騎牦牛,也給游客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村民、牧民的收入增加,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可以工作。
“一方面,‘牽牛拉馬’也是帶動群眾增收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景區的工作人員更多是吸納當地群眾為主,讓群眾到景區就業培訓上崗,促進群眾增收。”拉薩納木措景區保護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龍泉介紹。
他透露,納木措景區的管理人員、服務人員、講解員、保潔員等工作人員,85%以上來自當地周邊鄉村,“我們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老百姓就業超1000人。今年預計納木措景區將直接和間接帶動約5000名群眾增收近5000萬。”
27歲的拉薩市當雄縣人班旦卓瑪是納木措景區的一名講解員。2020年,班旦卓瑪從西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畢業。202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納木措景區招聘講解員,正好和專業對口,讓班旦卓瑪一干就是四年。
“我本身性格就很開朗,也非常愿意把家鄉的美景分享給更多人。”班旦卓瑪現在的講解員工作,也正和她的興趣愛好、大學專業相對口,“我家距離我工作的地方有20多公里。下班的時候,在景區住或者回家住都很方便。”
干講解員4年時間,班旦卓瑪也見到了來納木措游玩的游客,“天南海北的游客都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大家都很喜歡納木措。”作為家鄉人,班旦卓瑪也見證了納木措景區的變化,“景區管理越來越好,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景區發展還帶動了我們當地村民收入增加。”
去年一年,納木措景區營收超過7000萬元,“旺季才剛來,我們爭取抓住機會,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西藏來,我們也想把更美的、更生態的納木措,展現給更多游客觀賞。”張龍泉表示。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攝影報道
編輯 陳怡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