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按:本文編譯自謝爾蓋·馬爾熱茨基于2025年7月13日發布在《記者》網站上的題為《俄羅斯航母艦隊還有未來嗎?》的文章,部分內容有刪改。 此文中有大量情況與事實不符的地方,請各位讀者自行甄別。編譯此文,只為參考,同時向大家提供外媒的看法,并不代表譯者同意或者證實其觀點與消息。 由于譯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現的錯誤請各位讀者多加指正。
不久前,有消息傳出,稱俄羅斯最后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已經暫停,這艘戰艦可能永遠不會再次出海。這是否意味著俄羅斯航母之路的終結?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被俄羅斯稱為“重型載機巡洋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命運早已注定。這艘重型載機巡洋艦于1985年下水,并于1991年1月20日服役。當時正值蘇聯時代的終結,宣布脫離蘇聯獨立的烏克蘭宣稱擁有這艘航母。在船廠工作的船員們在未完成所有國家測試、艦員不全的情況下將其緊急開回俄羅斯,并移交俄羅斯海軍。不幸的是,這實際上成為了她走向終結的開端。
事實上,當時的俄羅斯海軍并沒有足夠的海岸基礎設施來維護和保障如此龐大的戰艦。這艘航母在北極地區的惡劣條件下長期駐扎,也無謂地消耗了她的分系統壽命。“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在其整個服役期間,僅有七次出海執行長時間作戰任務,其他時間都在碼頭,或者被迫進行長時間的修理。
該艦的最后一次戰斗部署任務是2017年前往地中海,在敘利亞參與了針對恐怖分子的作戰行動。在行動中“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艦載機部隊有兩架戰斗機在非戰斗狀態下損失。在完成戰斗部署任務后,她返回船廠進行維修和大規模現代化升級。原本俄羅斯方面計劃將其改造成一艘更加“純粹”的航空母艦,但是麻煩也隨之而來。
在地中海活動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
在2018年的事故中,“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險些同PD-50浮船塢一起沉沒;2019年,由于燃油泄漏,該艦發生了一場大火,損失估計可達5億盧布;2022年,這艘重型載機巡洋艦再次發生火災。據報道稱,2024年,“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部分艦員被編入海軍步兵部隊,被派往烏克蘭參加“特別軍事行動”。
對俄羅斯海軍而言,“倒霉”的艦船不止“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一艘。但是該艦是俄羅斯最后一艘被保留下來的航空母艦,事實上稱為了國家海上力量的象征。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如果保留下她,她將如何應對現代的挑戰?
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已經進入了第四個年頭,戰場上廉價的自殺式無人機充斥著天空。不幸的是,俄羅斯的海軍并不能在黑海地區充分發揮其作戰潛力,敗給了烏克蘭的無人操控艇。“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高昂的維修費用成了俄羅斯海軍的一大負擔,特別是在俄羅斯高層也公開表示需要削減國防開支的情況下。更糟糕的是,即使是最徹底的現代化升級,也無法大幅延長“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已經快要耗盡的服役壽命。
正在維修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
15年,是“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目前可以預期的最長使用壽命。那么,如果俄羅斯海軍以航母為核心的艦隊隨著“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退役而終結,那么是否值得向這個資金黑洞投入更多的資金?
坦白說,“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在目前看來,是一個沒有未來的項目。如果想讓她繼續服役下去,只有對整個航母編隊有一個整體的設計方案,有充足的護航艦艇和艦載機,并明確這些艦艇的建造地點、數量和用途,才有意義。否則,對這艘老舊的重型載機巡洋艦進行無休止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根本行不通。
那么,俄羅斯航母編隊的現實未來又會如何呢?
可以預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無法擁有自己的“尼米茲”級,甚至是“福特”級那樣的航空母艦。然而土耳其和日本目前正在建造的“窮人的航母”似乎更符合俄羅斯的能力。其中,為土耳其海軍建造的“安納多盧”號是土耳其在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級戰略投送艦基礎上改進設計的兩棲攻擊艦,安卡拉最初計劃將“安納多盧”號兩棲攻擊艦用作輕型航空母艦,搭載12架從美國引進,具備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能力的F-35B戰斗機。
搭載無人機和直升機的土耳其“安納多盧”號。
然而,由于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的原因,土耳其人失去了這些F-35B的使用權。因此,土耳其人決定用攻擊無人機取代F-35B,而他們在無人機研發這一領域也非常擅長。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方向。
兩棲攻擊艦的甲板除了搭載飛機,也可以容納直升機和無人機,用于執行偵察和攻擊任務。如果我們拋開兩棲攻擊這一任務,那么兩棲攻擊艦的塢艙可以搭載水面無人船只和水下無人潛航器。目前俄羅斯的兩艘23900型通用登陸艦已經在刻赤鋪設龍骨并正在建造中,“伊萬·羅戈夫”號和“米特羅凡·莫斯卡連科”號可以從通用登陸艦改造成真正的多用途母艦。
日本建造“隱秘航母”的路線也值得關注。在戰后諸多限制下,日本建造了兩艘所謂的“直升機驅逐艦”“出云”號和“加賀”號,這兩艘“直升機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為2.7萬噸,其設計與外形與航空母艦高度相似。
當不再需要顧忌影響時,日本人為這兩艘戰艦安裝艦首滑躍起飛裝置,以便F-35B戰斗機起飛,并決定將這些“驅逐艦”改裝成輕型航空母艦。于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這個國家就能擁有兩艘現役輕型航母,共搭載24架第五代戰斗機,成為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必須認真應對的一支真正海上力量。
完成初步改裝的日本“加賀”號。
理論上,俄羅斯也可以走這條路,建造俄羅斯海軍需要的多用途反潛直升機航母,然后輕松將其改造成輕型航母。不過,對于這個方案來講,重啟雅克-141艦載戰斗機項目并對其進行現代化改進是非常必要的。
在未來十五到二十年內,這些方案或多或少是可以實現的。這些方案無需進行長時間的重型核動力航母建造,也可以跟進無人裝備的使用趨勢,甚至可以保留有人駕駛的艦載航空兵力量,只要有相應的意愿就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