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心菜、黃瓜、茄子、小蔥……當各種本應出現在田間地頭的蔬菜盎然生長在居民樓院之間,原本的公共綠地不見蹤影,居民們不禁發出疑問,這到底是住宅區還是農家樂?日前,家住泡崖街道玉境路周邊的居民向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輿監中心反映,該片綠化區域被隨意圈地種菜。記者走訪發現,類似現象在我市并不少見。
7月10日,記者來到甘井子區泡崖街道玉境路,路兩旁多為開放式老舊居民樓,樓與樓之間設有公共綠化帶。在玉境路74號樓東側綠化帶,一排排小蔥郁郁蔥蔥,差不多已長半米高,小蔥旁邊的幾處木架子上蕓豆同樣長勢喜人,綠地儼然已成為“菜園”。
在玉境路與泡崖街交會處西側,一片被圍欄圈起的菜園格外顯眼,圍欄上掛著“內有釘子,進入后果自負”的牌子,記者沿著玉境路行走看到,多處公共綠地均存在類似現象。
“幾年前街道社區給綠化帶種上花,特別規整,后來因為花卉枯萎,維護沒有跟上,就有人把花鏟了種上菜。”采訪中,一位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兩年,更多的居民開始加入“墾荒”,衛生問題逐漸顯現,由于樓間距較近,占用綠地種植蔬菜還會影響到居民隱私。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從玉境路到周邊的玉云路、玉金路,綠地變菜園現象并不罕見。泡崖街道相關工作人員接受采訪表示,玉勝社區已于7月11日聯系物業方在轄區內張貼通知,對于種菜行為限3天內自行整改,3天后將進行統一清理,當前整改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記者了解到,《大連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損毀城市綠地的樹木花草及各種設施。城市綠地及其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占用。《大連市物業管理條例》同樣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禁止侵占、損壞公共綠地或者綠化設施,禁止違反規定種植果樹、蔬菜。
大連理工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城鄉規劃系主任、副教授劉代云建議:一方面,街道、社區以及物業服務企業應加強巡查,對毀綠行為及時制止;另一方面,可探討引導居民參與“社區花園”建設,在合理合規基礎上,將部分綠地改造為共享菜園,由社區或業委會統一管理,既滿足居民種植需求,又維護公共環境。
公共綠地不容“野蠻生長”
公共綠地變身菜園,這一現象是困擾不少人的老問題。種菜者多為社區老住戶,物業與社區往往執法猶豫,法規淪為紙面威懾。《大連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與《物業管理條例》中不乏嚴厲罰則,如果執行中瞻前顧后、高舉輕放,無異于縱容蠶食公共空間的“破窗”行為。相關部門還應以“零容忍”態度嚴格執法,拆除每一處違建菜園,讓法規長出真正牙齒。
一味圍堵難治本,疏導方能解心結。種瓜種菜確實能給人帶來身心慰藉與生活趣味。與其讓田園情懷“野蠻生長”,不如在遠離住戶、位置適宜處,經廣泛征詢與嚴格規范,由社區主導開辟“共享菜園”。統一規劃、有序管理,既能讓種菜族享受田園之樂,又維護了公共秩序。
信源:大連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