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元帥與羅榮桓元帥的交情如何?
兩人雖同為開國元帥,且紅軍時期都在中央紅軍,建國后都在中央且在軍隊系統,但是兩人的交集并不多。這成為十大元帥中獨特的個人現象。
羅帥和葉帥的交往,多在工作中而非在私交上,是屬于“志同道合”關系。他們之間的交往多集中于革命事業而非私人情誼,其互動既受共同理想驅動,也因性格與職能差異形成微妙的平衡。
葉帥和羅帥為什么交集少呢?
主要革命經歷、工作分工和年齡、性格上的差異。
葉劍英與羅榮桓的革命軌跡存在明顯分野。葉帥出身滇軍,早年參與籌建黃埔軍校,擅長軍事指揮與統戰工作,長征中因揭露張國燾分裂行徑受毛澤東器重。羅帥則是書生出身,秋收起義后扎根基層政工,是“支部建在連上”的實踐者,長期從事軍隊政治工作。兩人職能分工不同,導致工作上的直接合作較少。
此外,兩人經歷不同,年齡也相差較大,加上羅帥性格比較內向,因此,盡管兩人均屬毛主席的嫡系,對黨忠誠的政治底色一致,但是,個人交往還是較少。
葉帥與羅帥個人交集較少。但是,1963年羅帥去世時,葉帥十分悲痛,作詩紀念羅榮桓,其中稱羅帥是“人類莊嚴一典型”,上升到“人類”的層次,可見對羅帥的評價之高。由此也可見葉帥與羅帥的“君子之交”卻并不是“淡如水”。
事實上,葉帥與羅帥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從來都是默契的。
抗戰時,羅榮桓主政山東,注重貫徹毛澤東的游擊戰戰略,注重發動群眾,是毛澤東抗戰路線的忠實執行者;葉劍英在國統區搞統戰,也是毛澤東游擊戰和統戰路線的忠實執行者。兩人雖地域相隔,但共同推動抗日上與毛澤東完全一致,心有靈犀。
在新中國,兩人在很多原則問題上有共鳴,尤其是60年代初,羅榮桓反對林彪“左”的一套時,葉劍英曾公開支持其“學精神實質而非教條”的主張,體現兩人對正確政治路線的堅守。
此外,羅帥個人品德高尚,一心為公,他拒特權、嚴家風,廉潔自律。毛主席曾稱他為“最懂政治的元帥”。葉劍英也將他作為政治品格的標桿,1978年葉帥還說:
“羅榮桓同志對我軍的政治工作有重大建樹,是我們總政治部的一位好主任,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兩人交情雖不密切,但彼此尊重,且是“革命利益高于私誼”的崇高關系,這是共產黨人的風骨。因此,羅帥去世,葉帥也十分傷心。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的《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說:
“葉帥與羅帥的交情,是革命年代志同道合者的‘君子之交’的典型。羅帥去世時,葉帥以‘人類莊嚴一典型‘”評價羅榮桓,既是對他個人品格的禮贊,也是對共產黨人精神圖譜的凝練。這種評價超越私誼,指向一種革命者的理想——葉帥敬佩羅帥的人格特質,也是對其政治品格的深刻認同。”
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曾經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友情提示:該書已經出現盜版,購書請到正規渠道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