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一天,宋時輪突然收到老友葉劍英的邀請,說是去他家做客。見面后兩人寒暄一番,葉劍英直接進入主題:“時輪啊,這次找你過來,是想請你幫我一個忙……”
還沒等葉劍英說完,宋時輪就打斷了他并拒絕道:“葉帥,如果是那件事就算了吧,我不行。”葉劍英聽后怒道:“我看你就是嫌麻煩,不想干吧!”
要知道宋時輪和葉劍英相交幾十年,一起走過風風雨雨,那么他為何要拒絕葉劍英呢?事情最終有沒有解決?
從“教育救國”到“投筆從戎”
起初宋時輪是想通過教育的方式來救國的,但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他所創辦的《前進》周刊對青年學生影響很大,導致他被學校開除。“教育救國”的夢想破滅,他決定投筆從戎,用另一種方式救國。
1926年,宋時輪考入黃埔軍校,并于次年加入共產黨。1927年4月,隨著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不少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被逮捕,宋時輪也不例外。
1928年秋,宋時輪被釋放出獄,他輾轉多地尋找黨組織,但都無果,無奈只能返回湖南老家。在家鄉,他一邊尋找黨組織一邊組織游擊隊,憑借自己在黃埔軍校學到的知識率領游擊隊打土匪、殺土豪,成為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1929年冬,經過一年多的尋找,宋時輪終于和黨組織聯系上,他連忙率部上井岡山。后來宋時輪的經歷被毛主席得知,他緊緊握住宋時輪的手說:“宋時輪啊,你也算是一路諸侯了!”
1932年7月,紅一方面軍主力在廣東南雄發起水口戰役。當時宋時輪率領獨立第3師前去支援處境艱難的紅5軍團,戰士們英勇拼殺,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擊潰了粵軍15個團的兵力,基本穩定了中央蘇區南翼。
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宋時輪率部和兄弟部隊并肩作戰,不僅殲滅國民黨軍第52師,俘虜師長李明,還殲滅國民黨軍第59師俘虜其師長。
我軍接連兩次在黃陂作戰并獲得勝利,俘虜上萬名國民黨軍,也讓蔣介石有些接受不了,甚至在給陳誠的手諭中這樣寫道:“唯有此次挫失損失慘重,實在是我有生以來唯一的隱痛。”
葉劍英的好助手
1946年,國共兩黨簽署了停戰協議。為了督促和保證停戰協議能夠順利進行,雙方決定在北平成立軍事調處執行部。1月下旬,宋時輪被調到該部擔任執行處處長,在葉劍英和羅瑞卿的領導下工作。
宋時輪收到任命后第一時間趕到北平,然而我方其他人員卻沒能按時到場。國民黨代表和美方代表就這個問題對我方進行攻擊。
宋時輪毫不慌張,而是根據葉劍英的指示在一次會議上進行反駁:
“國民黨人員能盡快到位,是因為你們的特務空閑,隨時都有空;美方能按時到達除了有以上因素外,你們還擁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相對于你們兩方來說,我們共產黨是沒有這樣條件的。
更何況我方派出的葉劍英、羅瑞卿等人都是我黨高級干部,而國民黨方派出的鄭介民卻是從事特務方面工作的,究竟誰更不誠心,不是顯而易見嗎?”
宋時輪的發言有理有據,也讓國民黨代表和美方代表一時啞口無言,不得不終止這個話題。
中原地區是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的重要導火索,宋時輪根據葉劍英的指示,在談判中和對方進行斗爭,迫使國民黨和我方達成協議,從而保證2000多名傷病員、部分地方干部等安全從中原地區撤離。
由于宋時輪在軍事調處執行部工作出色,多次令國民黨方處于不利境地,他們將其視為眼中釘,甚至派出特務進行謀殺。
5月15日下午,宋時輪乘坐汽車返回住地時路過北平燈市西口附近,沒想到卻遭到國民黨特務的行刺。好在他意識到情況不對勁,當即對司機說:“給我加大油門往前開,不管遇到什么障礙物都給我從上面沖過去。”
后來在宋時輪冷靜的吩咐,司機的配合下,他們才轉危為安。而宋時輪在北平談判期間的表現,也多次受到葉劍英和羅瑞卿的夸贊。
隨著蔣介石公然撕毀條約,內戰爆發,宋時輪也回到前線,縱橫馳騁于華東、中原戰場。1948年秋,他更是率部參加了濟南、渡江等重大戰役,擔任的都是主攻任務,不僅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還多次獲得勝利。
在濟南戰役中,宋時輪率部擔任主攻,僅用8晝夜就完成殲滅濟南守敵的任務,開創了我軍奪取國民黨重兵集團堅守的大城市的先例。
1950年,宋時輪率部赴朝參戰。在第二次戰役期間,宋時輪指揮第九兵團頑強作戰,不僅首創了志愿軍全殲美軍一個建制團的范例,還擊斃俘虜美軍近千人。
在之后的日子里,宋時輪接連指揮第五次戰役、1951年夏秋防御戰役等等,并于1952年回國。
1957年,中央特命葉劍英籌建軍事科學院。籌建學院可不是件小事,葉劍英急需一個幫手,就在這個時候他又想到了宋時輪。于是同年11月,宋時輪被調到軍事科學院擔任第一副院長,協助葉劍英進行籌建工作。
宋時輪和葉劍英合作了十幾年,直到1972年10月,葉劍英將軍事科學院院長一職交給宋時輪。
葉劍英找宋時輪幫忙遭拒,葉帥怒道:你就是嫌麻煩不想干
1980年6月25日,胡耀邦總書記批準了軍委和總政治部送上來的報告——在全軍有關單位成立元帥傳記編寫組。葉劍英元帥的傳記經過慎重思考后,決定交給軍事科學院的宋時輪負責。
宋時輪和葉劍英是多年老友,且在葉劍英手下工作很長時間,因此由他來操辦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宋時輪接下任務后,第一時間叮囑傳記組的同志:“必須要實事求事,不能有一丁點的虛假!”
8月6日,宋時輪召開了一次會議,主要聽取傳記組匯報編寫的情況。聽完大家的匯報后,宋時輪點點頭,說:
“葉帥的這本傳記是非常重要的,他在我黨和軍隊的歷史上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一定要尊重客觀事實,更不能夸張,要切合實際寫葉帥的革命經歷……”
工作開展后,宋時輪又多次召集傳記組的同志開會,給他們講一些葉帥的生活、工作情況以及自己和葉帥接觸后的感受。
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他說:
“如果大家實在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可以先去走訪調查和葉帥熟悉、接觸過的人,從他們口中聽到一個真實的葉帥。除此之外,還可以去中央檔案館、圖書館等地翻看歷史資料,只要大家用心,這些都不算問題!”
后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本關于葉帥的傳記終于完成。然而此時傳記組又遇到另一個難題,該由誰來寫傳記的序呢?當工作人員詢問葉劍英意見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名字——宋時輪。
1984年的一天,葉劍英干脆直接將宋時輪請到家里做客:“時輪啊,這次讓你來是希望你能幫我一個忙。”對于寫序的事情宋時輪也是略有耳聞,因此他連忙拒絕:“葉帥,這怎么能行呢!我的資歷比您淺,還是您的后輩,我哪有資格寫序呢!”
葉劍英聽后怒道:“我看你就是嫌麻煩,不想干吧!”宋時輪連忙解釋:“葉帥您可冤枉我了,但我資歷尚淺,我給您寫序真的有點不合適!”葉劍英擺擺手,制止他接下來的話:“好了,這件事就這么決定了,不用多說了。”
宋時輪推辭不了,只能接下這個任務。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在思考該如何寫。幾個月后,一篇令自己滿意的序文誕生了。在拿給葉劍英看后,葉劍英也忍不住被他寫的所感動:“這篇序文寫的好啊,看來我當初沒有看錯人!”
葉劍英堅持由宋時輪來寫序,也是對他的信任;而宋時輪一直推辭,則是擔心自己辜負了葉帥的信任,兩人都是將對方當成知己,才能為對方如此著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