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央視報道沈飛殲-15T艦載機生產線引發熱議的同時,不少細心網友卻指出,目前總產量已經突破70架且正在大批量交付的殲-15T,卻仍在使用俄制AL-31F3發動機。于是有觀點認為,難不成是國產渦扇-10系列發動機海軍型還不成熟?我們何時才能見到艦載版渦扇-10的批量運用呢?
AL-31F3是蘇聯留里卡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在AL-31F基礎上發展而來,其中間推力75.2千牛,加力推力122.6千牛,主要用于裝備蘇-33艦載戰斗機。與AL-31F相比,AL-31F3增加有應急推力模式,可保證蘇-33在著艦失敗的情況下,讓動力裝置在較短時間內提供足夠的應急推力來實現復飛。此外AL-31F3還安裝有功能加強的КΡД-99Б型綜合電子調節器,以適應復雜的油門控制。
考慮到AL-31F3海軍型的工作環境不同于陸基型號,所以在設計中選用了抗腐蝕的新材料及防腐涂層,可滿足長期高溫、鹽霧等惡劣條件下運行的需要。留里卡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在研制時,還尤為注重AL-31F3的使用維護性和耐久性,首翻期與總壽命分別達到了500小時和1000小時(比陸基版AL-31F好得多)。從這個角度講,AL-31F3與殲-15系列艦載機之間可謂是天作之合。
目前,只有一架殲-15T原型機和一架殲-15S雙座機上發現裝配有國產FWS-10H發動機,其余殲-15系列包括最新生產的殲-15T都是俄式發動機,也就是大約十年前從俄羅斯進口的三姨夫AL31F3海軍型發動機。
現階段殲-15T艦載機仍在使用俄制AL-31F3發動機,最主要原因還是去庫存。公開資料顯示,在20世紀90年代~本世紀20年代期間,我國曾分批次從俄羅斯引進了大量的AL-31F系列發動機,細分下來包括AL-31F(適配蘇-27/蘇-30MKK/蘇-30MK2)、AL-31FN(殲-10A/B)、AL-31FM2(數量最少,據稱用于殲-20)、AL-31F3(殲-15/殲-15DH/殲-15T)等型號。
據《國際航空新聞》網站在2011年10月報道,時任俄羅斯“禮炮”公司總經理馬薩洛夫曾透露稱,俄羅斯已向中國提供了近1000臺AL-31F系列發動機。考慮到上述軍貿仍在進行中,表明我國的AL-31F系列發動機保有量早就突破了1000臺大關。中國對俄采購的最后一批AL-31F發動機是在2016年,當時我國以每臺500萬美元的價格,向俄方一次性訂購了100臺AL-31發動機,此后再也沒買過。
盡管馬薩洛夫沒有具體說明AL-31F3的出口數量,但透過對殲-15系列艦載機生產及裝備量的觀察可以發現,AL-31F3海軍型發動機的引進數量應在200臺左右。
既然庫存量較大,而且總體表現較為出色,所以也就不難理解殲-15T為何至今還會使用AL-31F3發動機。緊接著就是艦載版渦扇-10發動機的問題,外界普遍認為該型航發遲遲沒有露面的原因,與海軍型適應海上惡劣環境的成熟度有關,艦載戰斗機對發動機適配性問題的要求要比陸基發動機嚴格得多。
要想讓一型發動機從陸基順利轉向海基,需要從以下兩點著手:一是研制階段。該階段設計人員會從海洋作戰適配性、海洋環境適配性、艦載使用適配性三方面,去貫徹落實發動機艦載適配性要求。海洋作戰適配性是指發動機應滿足艦載戰斗機履行實施各類作戰任務的基本要求,注重發動機構型、推力瞬變和快速響應能力、抗大過載能力、高可靠性與維護性等。
海洋環境適配性是指發動機應滿足復雜海洋環境條件下的使用要求,諸如腐蝕防護能力、高溫環境性能保持能力、背側風起動能力、艦上長期貯存能力等。至于艦機使用適配性是指發動機應滿足艦載機艦面使用,并保證設計功能性能指標的使用要求,重點關注抗進氣畸變能力、電磁兼容能力、艦面一體化綜合保障要求、噪聲尾流要求等。
二是驗證考核階段,分為整機試驗、陸基飛-發適配性試驗、艦基艦-機-發適配性試驗三部分,其中艦基艦-機-發適配性試驗最為重要,其包括艦面起降、艦面偏流板前開車、側風起動、電磁兼容試驗、海洋環境適應性檢查、維護保障措施驗證等,是關乎發動機能否成功運用的關鍵一環。
值得注意的是,艦載戰斗機發動機適配性作業具有工程量大、周期性長、技術挑戰多等特征,因此不能心急更不容馬虎。原因在于發動機定型后,裝備周期將會長達十年乃至數十年,一旦“基礎不牢”的話,那么日后必然會“地動山搖”。加之我國在艦載機航發領域確實與歐美有一些差距,所以就更需要步步為營,不求相對快只求絕對穩。
綜上,我國殲-15T艦載機遲遲沒有換裝國產發動機,一直在用俄制AL-31F3型發動機,完全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根據進口大約200臺AL-31F3海軍型發動機的規模推算,刨除十幾年使用和壽命消耗,以及備用航發的更換,這些AL-31F3足夠用于100多架殲-15系列艦載機。隨著現有的俄制AL-31F3型發動機壽命到期和陸續使用完畢,再用性能更好、已經成熟的艦載版渦扇-10發動機接替,是一個很合理的過程。
根據現有跡象來看,艦載版渦扇-10早在三年前就已經裝配于殲-15艦載機試飛,現已進入驗證考核階段末期,距離大規模運用在殲-15T上已經為時不遠。殲-15T采用國產渦扇-10航發,將極大提升航發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難度以及使用成本。這個更替的速度會很快,在不遠的未來,解放軍海軍的艦載機將全部換上國產“心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