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南海局勢迎來十年來最敏感的臨界點。根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最新發布的《亞太海洋安全年度報告》,2025年上半年,南海區域發生海上摩擦事件同比增長27%。6月29日,東盟外長會議結束后,區域緊張氣氛驟然升溫。菲律賓海警9701號船在黃巖島海域三次高速橫切中國海警船,現場畫面已被多家主流國際媒體實時報道。東盟9國選擇“團結”,菲律賓卻步步失控,一場地緣風暴正醞釀于波濤之下。
東盟的共識與菲律賓的孤注一擲
6月的雅加達,東盟外長會議成為聚焦點。中國代表團在會上提出的“南海行為準則”修訂草案,獲得除菲律賓外所有東盟成員國的支持。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代表發言時,強調南海安全與經濟合作應以協商為前提,公開反對任何單邊升溫行為。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會議紀要披露,東盟9國在會后聯合表態:“南海不應成為大國博弈的棋盤,各方應共同維護航運安全。”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罕見共識,實際上是對菲律賓近期激進行為的變相警告。
菲律賓代表則在會議期間多次試圖將“南海仲裁案”作為主要議題,卻屢遭擱置。東盟盟友的“冷處理”,讓菲律賓代表團多次被動沉默。會議結束當晚,菲律賓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罕見流露出不滿:“我們不能接受被邊緣化的現實。”
數據背后的新力量對比
根據2025年6月亞洲海上執法力量報告,東盟國家中僅菲律賓海警執法船噸位增長明顯,新增兩艘2000噸級以上巡邏船;而同期,中國海警在南海部署的千噸級以上執法船數量已達22艘,技術和裝備實現全面升級。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數據庫顯示,2025年上半年,東南亞各國與中國在海洋經濟領域的合作協議簽署數量同比增加19%。數據顯示,東盟9國實際利益更傾向于地區穩定與合作。
三次橫切引發國際震動
7月15日清晨,菲律賓海警9701號船駛入黃巖島12海里范圍內。中國海警21550號和5009號執法艇依照預定巡邏航線展開警戒。根據“玉淵譚天”及路透社同步發布的視頻,9701號船在不足30分鐘內連續三次高速橫切中國船只航線,最近一次距離不足100米。
巡邏員記錄顯示,菲律賓船只噸位約2300噸,中國執法艇為百噸級小型船只。巨大的噸位差距,使中國巡邏艇一度陷入極高風險。國際海上避碰規則(COLREGS)明確規定,任何高速接近和橫切行為都屬于嚴重違規。中國海警通過無線電多次警告,最終迫使9701號船撤離。整個過程中,無人員傷亡,但緊張局勢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菲律賓的策略困局
在東盟9國達成共識、區域合作升溫的背景下,菲律賓為何選擇以強硬姿態“獨闖險局”?菲律賓國內媒體普遍認為,國內政治壓力和對美戰略依賴,促使菲律賓采取高風險的“博弈”策略。據2025年6月《亞洲政治風云榜》調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支持率跌至43%,創下任期新低。分析指出,隨著經濟增長放緩、社會質疑聲高漲,南海議題成為政府轉移矛盾的“安全閥”。
同時,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近期明顯增強。6月,美菲聯合軍演頻度提升,菲律賓希望以“前沿挑釁”姿態換取更多美方支持。但這一策略并未獲得東盟大多數國家的認同,反而使菲律賓陷入“集團式孤立”困境。多家國際智庫警告,長期高壓政策將極大提升海上摩擦升級為軍事沖突的風險。
規則、證據與實力的較量
南海沖突并非簡單的執法對峙,更是法律、證據與實力的多維較量。中國海警近年來不斷強化法理依據,2025年新修訂的《海警法》對執法權利、取證程序作出明確規定。
每一次海上巡邏均配備高分辨率攝像設備和實時雷達系統,確保所有現場證據可溯源、可還原。6月中旬,中國海警部門首次公開海上執法視頻,展示中菲船只對峙全程。分析人士認為,這種“證據透明化”策略,有效遏制了菲律賓“受害者標簽”的傳播空間。
巡邏梯隊與動態預警
為應對菲律賓大型艦艇的頻繁挑釁,中國海警已調整南海巡邏編隊結構。2025年上半年,南海重點海域百噸級、小型快艇與千噸級主力艦艇形成梯隊協同,巡航密度同比提升近30%。
在黃巖島等敏感海域,動態風險預警系統實時監控可疑目標。據中國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數據,今年6月,僅黃巖島周邊就記錄菲律賓船只異常機動行為12起,均在可控范圍內有效處置。
南海博弈的下一步走向
持續升溫的南海局勢,究竟會把菲律賓引向何方?專家普遍認為,隨著東盟9國一致對外、地區合作趨勢強化,菲律賓單邊激進政策的空間正迅速收窄。近期國際海事法庭的裁決傾向于“鼓勵對話與合作”,未對單方面訴求作出支持。
2025年6月,全球航運保險費率在南海方向出現局部上調,反映出市場對區域安全的擔憂。但東盟多國與中國新簽署的海洋經濟合作協議,顯示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強大動力。這一趨勢,或許會倒逼菲律賓重新審視自身定位,避免成為外部勢力的“馬前卒”。
南海治理模式的升級
南海治理進入關鍵升級期。中國提出的“依法執法、合作共贏”原則,已在東盟國家內部獲得越來越多支持。據2025年6月外交部例會通報,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取得突破性進展,預計將在明年東盟峰會前后簽署落地。區域治理架構正在加速成型,各方更注重以規則、協商、證據為基礎解決爭端。“灰色地帶”摩擦依然存在,但大規模沖突概率已被有效壓制。
參考資料:菲船故意沖撞中國海警艦遭到反制,菲律賓妄想獲得鄰國支持
2024-09-02 05:40·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