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很多中老年人也十分熱衷于鍛煉健身。其實健康有時并不需要“興師動眾”,適當停下自己的腳步“偷個懶”,做些養生小動作,就能輕松養腎精、助長壽。
(AI插畫)
這幾個運動誤區,中老年人千萬別犯
專家介紹,早起跑步、超負荷運動,是中老年人鍛煉時最容易犯的誤區。
早起時,人體血液更黏稠,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運動風險更大。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清晨是心血管病高發期,高危人群應避免清晨劇烈運動。此外,超負荷的運動對于中老年人群來說,器官的負擔相對更重,久而久之,反而會加快器官衰老。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中老年人健身喜歡跑步或快走,但專家提醒,對于年齡較大的老年人群而言,速度越快則強度越大。高強度運動易造成膝關節、踝關節、髖關節及腰部的疼痛和損傷。
正常情況下,步行健身一分鐘走100—120 步左右就剛剛好。太快了容易喘不上氣,太慢了又起不到鍛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走路姿勢,應當抬頭挺胸,避免頸椎和腰椎的負擔,雙手下垂,自然地做雙肩擺動,幅度大概在30到45度之間。先用腳后跟著地,然后平穩過渡到腳掌,最后用腳趾發力蹬地,這樣能更好地緩沖地面的沖擊力。每天快步走30分鐘到1個小時就足夠,如果感覺到累,可以分成幾個時間段來走,不要一口氣走太久,慢慢增加時間。
(AI插畫)
適當“偷懶”,也有鍛煉效果
傳統養生理論講究“動中求靜”,運動并非都要大量消耗體力,有時候簡單做一些舒緩運動,也能幫助老年人健身,甚至有益長壽。
比如,人體困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伸懶腰能增加對心、肺的擠壓,增加全身的供氧,還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收縮和呼吸的加深。大腦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適。伸懶腰也有技巧,建議身體要盡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可能地吸氣,放松時全身松弛,盡可能地呼氣,有助于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
即便是不配合伸懶腰,只是做幾個深呼吸,也可以讓更多氣體進入胸腔肺泡,更好地給機體組織供氧,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心肺功能。專家提醒,深呼吸時要鼻吸口吐,吸氣時動作要緩,可有意識凸腹;吐氣時收縮腹部,盡量吐凈。循環往復,盡量使呼吸均勻,細心體會腹部的一起一落。熟悉之后,可以解放雙手,隨時隨地都能練起來。需要注意的是,發生動脈硬化的老年人,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適宜頻繁做深呼吸。有慢性氣道疾病患者宜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學會幾個養生“小動作”,輕松助長壽
《黃帝內經》記載,“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40歲以后,人的腎氣衰落、精氣不足,就會出現頭發大把脫落、牙齒松動、三不五時就會覺得疲累……腎是人體精氣的來源,“人之有腎,如樹木有根”。不管男性還是女性,一旦腎精虧虛,身體就會“垮掉”,因此要想長壽,養護腎精很關鍵。
古代中醫早已提出腎精耗損對于衰老的影響,把握腎精虧虛這個衰老的“總開關”,通過“補腎填精”的方法,就能幫助人們延緩衰老進程、預防衰老性疾病的發生。作為中醫藥抗衰老研究的一項重大進展,氣絡學說精氣神理論總結出“精是生命起源、氣是生命動力、神是生命體現”的生命整體觀,提出衰老發生的核心病機在于“腎精虛衰是衰老根本、元氣虧虛是衰老關鍵、形神耗損是衰老表現” ,確立了補腎填精、溫扶元氣、充養形神的治法。在氣絡學說精氣神理論指導下,研究團隊對傳承兩千年的中醫代表補腎方劑進行了系統研究,傳承創新并研發出八子補腎方,該組方以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等八個補腎精的種子藥作為核心,在此基礎上加生地黃滋腎陰,鹿茸、海馬等助腎陽,人參扶元氣。全方體現了補腎填精,燮理陰陽,溫扶元氣,充養形神的中醫藥抗衰老理念,為科學抗衰增添助力。
(AI插畫)
此外,中醫專家介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通過幾個小動作來“養腎”,尤其是中老年人建議學一學,輕松不費力,堪稱“不老藥”。
搓耳:“揉搓耳朵根,賽過吃人參”,很多長壽的老人都喜歡搓耳,中醫認為,耳朵是全身經絡匯集之處,“耳為宗脈之所聚”“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于耳者”,人體各個部位都與耳廓通過經絡形成密切的聯系。搓耳能打通全身經絡,活躍機體臟腑,特別是腎。搓耳朵時,可以用剪刀手上下揉搓耳根,至耳根發熱為止,以拇指和食指合力由上而下按揉耳廓共5~6次,最后拉耳垂3下,每日2~3次。
叩齒:叩齒吞津也是一個“長壽動作”。可以使牙齒堅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經常叩齒有養腎的作用,叩齒還能促進牙周血液循環,增加牙齒的營養供應,從而使牙齒更加堅固,減少牙齒松動、脫落等問題。叩齒能夠促進唾液分泌,有助消化、滋陰的作用。專家介紹,叩齒時需嘴唇緊閉,上下牙齒相互叩擊36下,以出唾液為宜。叩齒完畢后,可將舌抵上腭,當產生滿口唾液時咽下。
踮腳:中醫稱為“敦踵法”。在中醫養生術八段錦中,最后一勢動作名為“背后七顛百病消”,這個動作正是通過踮腳的方式,刺激腎經,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起到養生功效。踮腳時全身放松,胳膊像掛在肩上,肩帶動手臂靠慣性和彈力甩動,同時抬起腳后跟再落下,如此反復顛足,讓腳跟有節奏地輕震地面。每天早晚各做15分鐘,則氣血運行暢達。
(AI插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