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古韻悠揚。7月16日清晨,蒼溪縣白驛鎮(zhèn)金龍泉村的老年活動中心里,120名村民圍坐成寓意深長的“同心圓”。在駐村第一書記楊斌的主持下,一場以“感黨恩 跟黨走 共建美好金龍泉”為主題的壩壩會,在村民古箏隊的清雅樂聲中拉開序幕。
楊斌開門見山:“今天咱們‘三講兩議一選樹’——講政策實惠、講村莊巨變、講奮斗故事;議未來發(fā)展、議自身作為;還要選樹身邊的好榜樣!”話音一落,現(xiàn)場掌聲如潮。
講巨變,恩情流淌在村民心坎上
老支書李大章?lián)峤褡肺簦骸?021年駐村工作隊來了,村里真是一天一個樣!”他如數(shù)家珍:兩個專業(yè)合作社落地生根,茍興發(fā)的仔豬繁育基地年產(chǎn)2萬余頭,村民就近購買再也不愁。這背后,是駐村工作隊兩年多爭取700余萬元項目資金注入的堅實支撐——新建農事服務中心、提灌站,硬化道路溝渠6.5公里,改廁惠及214戶……數(shù)字無言,卻讓村民們頻頻點頭。
趙舉先老人以字釋義,道出心聲:“‘恩’字上因下心,知因才懂恩。”他指著遠處田野感慨,“以前面朝黃土背朝天,現(xiàn)在無人機飛防、收割機轟鳴,這福分從哪來?咱可不能辜負了黨的好政策!”
樹榜樣,星光點亮振興前行路
脫貧戶黃政的肺腑之言讓全場動容。他因病致貧,是國家醫(yī)療救助政策為他托住生命底線。“楊書記墊付了1200元救命錢,還幫我硬化了入戶路……”哽咽的話語,是干群魚水情最滾燙的注腳。
這份深情也召喚著遠方的游子。藝人羅斌推掉商演,專程返鄉(xiāng)為鄉(xiāng)親父老獻唱。《火紅的薩日朗》旋律響起,鄉(xiāng)情隨音符流淌,不少村民眼中泛起淚光,合著節(jié)拍輕輕哼唱。此刻,心與心在歌聲中緊緊相連。
聚共識,議事議出發(fā)展新圖景
表彰環(huán)節(jié)將氣氛推向高潮。孝老愛親模范黃錦、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新星楊澤坤等16位“十佳村民”接過榮譽證書,樸實的笑臉映照著文明鄉(xiāng)風。
隨后的“村民議事”更顯民主活力。圍繞“新建泡菜廠”“先鋒水庫管理”等議題,大家暢所欲言,在“一事一議”中凝聚發(fā)展共識。正如白驛鎮(zhèn)黨委書記張書槐所言:“村上的事,村民商量著辦;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大家同心協(xié)力干!”
議程接近尾聲,全體村民肅然起立。“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激昂的歌聲飛出農家小院,在七月流金的田野上久久回蕩。縣委組織部同志深有感觸:“只有心貼心,才能面對面。群眾講述自身故事,是對駐村幫扶最好的總結,也激勵著我們永葆初心。”
從政策宣講到榜樣選樹,從傾聽到議事,這場別開生面的壩壩會,以心換心,聚沙成塔。它生動詮釋著:當黨的惠民政策如春風化雨,當基層干部俯身耕耘,當萬千村民被喚醒內生動力,新時代鄉(xiāng)村的振興畫卷,必將在心手相牽的奮斗中,落筆生花,氣象萬千。
(唐琪 羅海龍 四川新聞網(wǎng)-首屏新聞記者 李全民)
來源:川新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