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川北科學魔法奇趣營”首期活動“月影舞步”在四川北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火熱開啟。本次活動由四川北路街道聯合虹口區社區學院主辦,達師科創承辦,16組社區家庭參與其中。
活動以“解鎖月球變臉的秘密”為主題,邀請親子家庭共探月相奧秘。現場,老師先從月亮相關的話題提問,有的答登月,有的念起李白《靜夜思》,輕松互動拉滿興趣。
老師笑著向家長和孩子解釋:“我們常說的月亮,學名叫月球。它有時是彎彎月牙,有時又成圓圓滿月,這是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被我們看見;由于它繞地球公轉,日、地、月三者的空間位置不斷變化,月面便時圓時缺,這就是月相。” 這番生動的講解勾起了親子家庭的探索興趣。
實踐環節中,家長和孩子分工協作搭建模擬月相裝置,有的小心翼翼黏貼“月球”泡沫球,有的扶穩充當“太陽”的燈泡,邊操作邊輕聲討論。“你轉到‘峨眉月’的孔位,看看影子是不是像月牙?”一位媽媽耐心引導孩子觀察不同位置的月相變化,孩子則興奮地在月相觀測表里畫下所見的月相。
“比起在家看電視、刷手機,來參加奇趣營太有意義了。今天不僅弄明白了月相變化背后的科學道理,還能和孩子一起動手探索?!弊≡谔靷惣覉@的王珂樺小朋友媽媽笑著說,這種親子共學的形式,既讓孩子學到了知識,也讓自己重溫了探索的樂趣,她對后續的系列活動充滿期待。
孩子們親手轉動月相裝置時,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日、地、月位置變化帶來的形態差異,從新月到峨眉月,從上弦月到滿月,這約29.5天的周期性變化,變得真切可感。
作為“川北科學魔法奇趣營”科學啟蒙系列課程的開篇,“月影舞步”充分展現了奇趣營“玩中學”的特色。據悉,該系列課程包含“牛奶小偵探”“淀粉密探行動”“AI魔法琥珀”等10節,覆蓋物理、化學、天文等多個領域,將陸續送到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木刻講習會舊址以及中州夏日快樂托等點位,讓居民在家門口動手實踐中探索科學奧秘,感受科學魅力。
記者:張城凱
編輯:張城凱
圖片:四川北路街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