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中國為了自研設備,從ASML手中囤積了大量進口的光刻
前沿導讀
據《日經亞洲》發布的新聞報道稱,對于光刻機產業,中國短期的策略依然還是以“囤積”進口設備為主。為了規避進一步制裁所帶來的風險,中國企業在2024年從ASML采購了大約89.2億歐元的制造設備,其占據了ASML系統銷售額的41%,是ASML全年最大的客戶訂單。
美國投資銀行的半導體分析師Charles Shi對《日經亞洲》媒體表示:中國顯然正在努力開發屬于自己的自研光刻技術,但是這需要很長時間,而中國企業手中所持有的大量ASML設備庫存,為中國開發自主光刻機產品贏得了時間。
囤積設備
對于中國企業在囤積ASML進口設備這件事,早在2023年的時候就已經有行業學者披露了出來。
荷蘭半導體觀察者馬克·海金克,曾經就中美兩國的芯片技術戰問題采訪了ASML創始人和現任管理層,并于2023年將他采訪獲得的信息以實體媒介的方式發表了出來。
海金克在其個人作品中表示:
中國的光刻機產業一直處于慢步發展的過程中,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際上面已經有非常成熟并且價格合適的光刻機產品。芯片產業又是一個全球化分工的行業,中國企業去購買進口的光刻機使用,從產業的角度來說這是正確的做法。畢竟研發國產光刻機的風險大、投入高,實在是不劃算。
但是在美國針對中國企業實行技術制裁之后,這個全球化的體系平衡被打破,中國無法順利的獲得進口設備,從而導致了中國產業鏈在前端設備上被美國卡脖子。
再加上中國的自主光刻機又過于落后,根本無法填補這個設備缺口,這讓中國的芯片企業真正意識到了自主技術的重要性,開始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芯片供應的問題。
美國最開始只是不允許ASML向中國出售EUV光刻機,但是浸潤式的DUV設備還可以正常出口給中國,這給了中國企業一個很好的機會。
在國家的推動下,中國企業與ASML簽訂了巨額采購合同,大批量的從ASML進口未被美國封鎖的光刻機和相關耗材。這些采購的設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國芯片短缺的情況,并且還可以給中國開發自主的制造設備創造窗口期,將美國制裁的風險降到最低。
2023年,中國國產的7nm芯片突然在消費市場上面出現。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依然還在大批量的從ASML手里訂購產品,這引起了美國的重點關注。
在意識到中國企業的意圖之后,美國再次對荷蘭政府施壓,撤銷了ASML對華出口的許可證,緊急攔截了所有未交付給中國企業的材料設備。
產業革命
根據國際半導體協會所發布的數據顯示,光刻機占據了全球芯片制造設備支出的25%,是所有設備中較為核心的產品,也是最前端的制造設備。
在美國制裁中國的這段時間內,邏輯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存儲芯片制造商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已經在多個環節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進步。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北方華創等本土設備企業,已經在刻蝕、測量、沉積、化學拋光等工藝設備上面實現了國產化替代。
將國產的芯片供應鏈進行全國產化發展,是目前中國芯片產業最為重要的目標。
一名日本芯片供應商的高管對《日經亞洲》表示,如果中國設備企業取得長久的技術突破,這將會給國際范圍內的非中國供應商帶來巨大壓力。美國的出口管制,給中國芯片企業創造了一個強制性的黃金時代,幾乎所有的中國芯片制造商都在轉型使用國產設備,這將會給那些進口的設備供應商帶來經濟上面的沖擊。
ASML現任CEO克里斯托夫·富凱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警告稱:美國的出口限制,不僅會削弱ASML的主導地位,還會進一步促進中國自立自強,這將會顛覆數十年以來的芯片全球化體系。
中國已經在研發更加先進的光刻設備,雖然中國現在拿出來的產品與ASML的技術差距巨大,但是富凱表示,無論設置多少障礙,中國企業最終都會想辦法去突破。你試圖阻止的人或者是企業,都會加倍努力的以求成功。
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