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行業圍繞車規級芯片與消費級芯片的技術路線爭議持續升溫。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通過視頻科普車規級芯片安全性,強調其與消費級芯片差別很大,汽車不是快消品,奧迪絕不會拿用戶練手!
李鳳剛在科普中明確指出,車規級芯片絕非普通消費級芯片可替代,其核心差異首先體現在嚴苛的認證體系上。這類芯片必須通過國際通用的 AEC-Q100 可靠性標準認證和 IATF 16949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每一項測試都直指汽車特有的復雜工況 —— 從西伯利亞的極寒到撒哈拉的酷熱,從暴雨泥濘的鄉村土路到沙塵肆虐的戈壁荒漠,再到車輛行駛中持續的引擎震動與路面顛簸,車規級芯片都需保持穩定運行。
這種環境適應性最直觀的體現是工作溫度范圍:車規級芯片需在 - 40℃至 150℃的 “冰火考驗” 中正常響應,即便發動機艙內溫度因長時間運轉飆升至 100℃以上,或在零下 30℃的寒冬清晨瞬間啟動,芯片性能也不能出現絲毫偏差。而消費級芯片的工作環境則 “舒適” 得多,手機、電腦等設備的使用場景多為室溫環境,其溫度耐受范圍僅為 0℃至 70℃,一旦遭遇極端溫度便可能出現卡頓、死機等問題。
在使用壽命維度上,兩者的差距更為懸殊。消費級芯片的設計邏輯完全貼合消費電子的快消屬性 —— 手機、平板等產品 3-5 年的更新周期,使其只需滿足同等時長的穩定運行即可。但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10-15 年的服役周期是常態,部分經典車型甚至能行駛 20 年以上。這意味著車規級芯片供應商不僅要保證芯片在 15 年內性能衰減不超過 10%,更要維持 10 年以上的穩定供貨能力。更關鍵的是,不同批次芯片的參數一致性必須通過 AEC-Q 系列多輪驗證,確保 2020 年生產的芯片與 2030 年生產的替換芯片性能完全一致,這種嚴苛要求在消費電子領域幾乎不存在。
安全冗余的差距則直接關乎生命安全。李鳳剛在視頻中強調:“汽車在高速行駛時,任何電子故障都可能引發災難性后果。” 消費級芯片 500PPM 的缺陷率(每百萬件允許 500 件故障),在汽車領域堪稱 “致命紅線”。車規級芯片的缺陷率被嚴格控制在百萬分之一以下,相當于每生產 200 萬輛車,因芯片本身導致的故障不能超過 2 起。這種近乎苛刻的標準,背后是對剎車系統、轉向輔助、自動駕駛等關鍵功能的絕對保障 —— 畢竟在 120 公里 / 小時的時速下,任何 0.1 秒的延遲都可能意味著生死之別。
特斯拉曾在部分車型中使用消費級芯片,追求車機系統的高性能和流暢體驗。早期 Model S/X 搭載的 MCU1 系統,采用了消費級英偉達 Tegra 3 芯片。起初,這一搭配讓車機系統在圖形處理和運算速度上表現出色,為用戶帶來了流暢的操作體驗。但隨著車輛使用時間增加,問題逐漸暴露。用戶反饋,在高溫天氣或長時間使用后,車機系統頻繁出現死機、黑屏現象,后視攝像頭、轉向燈等安全功能也受到影響。這嚴重影響了駕駛安全和用戶體驗,引發大量投訴。2022 至 2023 年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針對特斯拉車機死機問題啟動調查。特斯拉最終不得不采取召回措施,對相關車型進行免費維修或更換部件,轉而采用工業級與車規級芯片,這一過程不僅耗費了大量資金,也對品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當前,部分車企為追求成本控制或產品性能宣傳點,嘗試將消費級芯片應用于汽車。但汽車作為高風險交通工具,安全是首要考量因素。車規級芯片雖在某些性能指標上可能不及消費級芯片,但其在復雜環境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是汽車安全行駛的重要保障。
若車企盲目追求消費級芯片的高性能,忽視安全隱患,無疑是在拿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冒險。
有網友調侃:“某網紅汽車芯片是消費級,卻用核心板過 AEC-Q104 來忽悠不懂的用戶,簡直是害人害己。”這句看似玩笑的話語,實則反映出消費者對汽車安全的重視與擔憂。車企在技術選擇上,應將安全置于首位,嚴格遵循汽車行業標準,為消費者提供真正安全可靠的產品。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