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鏗鏘,刀筆凌厲。回望那些誕生于抗戰烽火中的文藝作品,依然能觸摸到滾燙的民族記憶。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承辦的“烽火藝魂——中國藝術研究院抗戰文藝典藏展”于7月16日在京開幕,展覽精選中國藝術研究院抗戰文藝典藏140余件,多角度呈現抗戰時期音樂、戲曲與美術領域的珍貴文獻和藝術創作,讓觀眾在歷史與藝術的對話中,感受永不褪色的抗戰精神。
旋律激昂,一曲黃河唱之不盡
“起來”“前進”“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走進展覽“戰歌震山河”展區,淬煉于戰火中的激昂旋律依舊撼動人心。其中作曲家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尤具強烈的時代感與革命紀念意義,它以母親黃河為喻,以輝煌氣勢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與不屈。
“戰歌震山河”展區。
展覽首次并列展出了《黃河大合唱》僅有的存世手稿——1939年于延安創作的簡譜“延安稿”和1941年于蘇聯重編的五線譜總譜“莫斯科稿”,2003年這兩部手稿同時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李宏鋒介紹,1938年,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號召下,大批愛國青年和文藝工作者奔赴延安,投身抗戰文化事業。在這一背景下,冼星海應邀來到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在延安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1939年3月,冼星海在魯藝的山坡窯洞中讀到詩人光未然的長詩《黃河頌》后深受感動,燃起了創作激情,他在窯洞宿舍中廢寢忘食、晝夜不分,僅用6天便創作出融合中國民族音樂傳統與西方作曲技法的《黃河大合唱》。細看“延安稿”,略為潦草的字跡似乎見證了藝術家的一氣呵成之勢。
《黃河大合唱》簡譜(延安稿)。
《黃河大合唱》1939年4月首演于延安陜北公學,5月由冼星海親自指揮再度演出,引發強烈反響。這部詞曲相得益彰、水乳交融的作品喚起精神共鳴。1941年,冼星海在蘇聯重編該曲,形成篇幅達202頁的“莫斯科稿”交響大本,采用五線譜與大型管弦樂編制,音樂形式更趨恢宏。
《黃河大合唱》總譜(莫斯科稿)。
年代久遠,兩份手稿字跡有些褪色,卻依然能窺見冼星海在艱苦條件下奮筆疾書的熱情。其中延安稿以簡譜記譜,譜子一旁可以看到許多民族樂器的標注。樂隊編制依據魯藝音樂系當時實際條件而設,包括笛、口琴、大三弦、小三弦等民族樂器,缺少低音樂器,他們便將煤油桶改造成低音二胡。沒有打擊樂,就敲打搪瓷缸或臉盆,充分體現了因地制宜、以簡勝繁的戰時藝術智慧。
冼星海在魯藝北門外的窯洞里創作。
“這些樂器組合雖然儉樸,發出的卻是最有力的時代強音?!崩詈赇h說,《黃河大合唱》的每一個樂章都堪稱經典,廣泛流傳,它凝聚了藝術家以藝勵民的責任擔當,也承載著中華民族在苦難中奮起的精神氣魄,字字音符如重錘擊響人心。
冼星海指揮魯藝合唱團排練《黃河大合唱》。
除了《黃河大合唱》手稿,觀眾還能見到冼星海的多件其他作品創作手稿、日記、使用過的鋼筆、小提琴、鋼琴等珍貴遺物以及聶耳《揚子江暴風雨》手稿、鄭律成《八路軍進行曲》和任光《漁光曲》的錄音資料等,聽“四面八方”之聲匯成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的精神贊歌。
舞臺有聲,木刻有力
抗戰烽火中,傳統戲曲也發出了時代疾呼。在“蘭臺唱金戈”展區,觀眾可見到梅蘭芳初校的《抗金兵》劇本整理本與1935年勝利公司出版的《抗金兵》唱片,還可現場聆聽梅蘭芳演唱的珍貴唱段。九一八事變后,憂國憂民的梅蘭芳創編京劇《抗金兵》,以南宋名將韓世忠、梁紅玉抗擊金兵的故事激發民眾抗戰熱情。該劇1933年首演于上海天蟾舞臺,正值一·二八淞滬抗戰發生不久,引發強烈社會反響。
天蟾舞臺1933年五月二十五日《抗金兵》戲單。
展覽還呈現了梅蘭芳改編自明代傳奇的另一部京劇《生死恨》的劇本、提綱及唱片,聚焦夫妻陷敵、家國破碎的悲劇,以此喚醒國人。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表示,抗戰時期,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等人拒絕為敵演出,編演具有民族意識的劇目,以此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切與堅定立場。藝術家們借古說今,使戲曲煥發新生,成為激勵民族精神的舞臺力量。
梅蘭芳“蓄須明志”的照片。
“刀筆礪豐碑”展區集中展出了沃渣、力群、彥涵等延安魯藝木刻工作者的代表作品,或描繪抗戰前線,或塑造英勇人物,或再現邊區日常,彌漫著時代特有的硝煙味與黃土地的氣息。彥涵的黑白木刻《當敵人搜山的時候》,刻畫了戰士持槍警戒、村民神情緊張的瞬間,將戰時氛圍表現得淋漓盡致。與許多前線美術工作者一樣,彥涵經常在敵情緊急時拿起槍桿到前線作戰,他的作品也因此充滿強烈的現場感和真實感。
彥涵《當敵人搜山的時候》。
沃渣《盧溝橋抗戰》。
此外,力群《抗戰》中前線士兵無畏的身姿、沃渣《盧溝橋抗戰》中戰士拼殺的背影、李樺《晚歸》中農民勞作的神情,皆以遒勁刀法刻寫崢嶸歲月,掀起抗戰洪流,播揚抗戰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