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如果說家暴曾經是家務事,那今天,這種觀念正在被一步步推翻。
四川小謝被家暴16次案的財產糾紛部分,終于有了最新進展。
7月17日的消息確認,她的前婆婆因為沒繳上訴費,自動撤訴,91萬余元的返還判決正式生效。
這意味著,小謝終于在經濟維權上也贏了一局。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法律程序走到了該走的節點。
但在我看來,這件事遠沒有表面那么簡單。
這不僅僅是關于一個家庭的私人恩怨,更是一次法律對家暴問題系統回應的體現。
過去我們討論家暴,往往只停留在人身安全上。
報警、開家庭暴力告誡書、刑事立案,這些都是必須的。
但很多受害者的困境,并不只是在于身體的傷害,更在于背后的經濟控制。
小謝的遭遇,是典型的案例。
兩年被家暴16次,左腎失去功能,這種極端的身體傷害,當然觸目驚心。
但同時,她的丈夫在婚姻存續期間把91萬多元夫妻共同財產過賬轉到了母親名下公司里,這種操作,同樣是對她的一種剝奪。
很多家暴受害者的困境,恰恰就卡在這里。
身體上的傷痕可以被記錄,警方會來。
可經濟上的傷害,往往更隱蔽、更難追討。
即使受害人鼓起勇氣離婚,離婚之后還要繼續耗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把被“轉移”的財產一點點追回。
這種折磨,很多人不知道。
這就是為什么我認為,這次91萬返還判決的生效,不只是小謝的勝利,更是法律對家暴維權全面性的一個標桿案例。
過去,社會輿論容易把目光聚焦在施暴者該不該坐牢孩子撫養權歸誰這些問題上。
但家暴之后的財產維權,往往被忽視。
現實中,很多受害者面臨的困境就是:
法律雖然承認你是無過錯方,但財產分割、損害賠償,走到最后卻拖得人心力交瘁。
而這起案件,至少讓我們看到:
家庭暴力,不只是道德問題,它必須全鏈條解決。
有人身保護令,有刑事處罰,更要有財產追責。
特別是在經濟控制越來越成為家暴重要表現形式的今天,財產返還、資金閉環審查,這些本該是反家暴的重要環節。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是家暴,為什么還要這么麻煩地打財產官司?
但問題就在這里:
離婚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自由是有經濟獨立作基礎的。
如果任由施暴方轉移資產,受害者即使走出了婚姻,也很難徹底擺脫困境。
這就是為什么我支持法院的這個判決。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判決,社會輿論能看到一個清晰的信號:
家暴問題不能只靠感情共鳴去解決,更要靠法律把每一個細節落實到位。
說到底,這起案件是在提醒我們:
家庭暴力的維權,絕不是一場單線作戰。
它需要刑事、民事、財產分割等多方位的系統保護,缺一不可。
有人說,司法進步是慢的,但其實它就在這些細微的地方逐漸顯現。
今天的小謝,至少比昨天更接近完整的法律救濟了。
當然,真正的問題還沒有完全結束。
小謝還沒拿到錢,孩子的成長和她的身體康復都還在繼續。
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希望:
一個家暴受害者,終于可以通過法律,不僅換來自由,也有了重新生活的經濟底氣。
這一步,值得支持。
“女子被家暴16次”案最新進展:前夫方被判退還91萬后,上訴已自動撤回
信息源
極目新聞
2025-07-17 13:50發布于湖北楚天都市報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