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全球貿易數據顯示,歐美亞三大經濟體新一輪戰略大洗牌拉開帷幕。世界銀行最新報告稱,第一季度中歐貿易額同比增長5.1%,中澳雙邊貿易再創歷史新高,日本對華出口增速躍居亞洲第一。中歐“解凍”,澳洲“回歸”,日本“硬剛”,三大盟友輪番“變臉”,特朗普連遭重擊。
中美博弈已至最關鍵節點。特朗普一面拋出“友善競爭”的橄欖枝,試圖緩和氣氛,一面卻在關稅、科技、聯盟等領域不斷加碼。白宮的策略剛剛松動,三大盟友便用實際行動給美國送上“當頭棒喝”。
中歐同步解禁,關系再啟新階段
7月16日,中國外交部宣布與歐盟同步解除立法機構交往限制。這個節點選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華前夕,極具象征意味。歐方輿論普遍認為,過去兩年因美國施壓與關稅摩擦導致的中歐“冷戰”就此告一段落。
歐盟27國對美國30%懲罰性關稅極度反感,內部多國“炸鍋”。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跨大西洋聯盟裂縫加深。
反觀中國市場,上半年GDP增速5.3%,高技術制造業增速8.7%,歐洲企業逆勢加碼在華投資。歐洲議會多位代表公開表態,脫鉤只會傷害自身利益,理智選擇是緊抓中國市場。
馮德萊恩訪華期間,經貿、科技、綠色能源三大領域合作方案成談判焦點。歐盟企業連續四個季度將中國列為“最具增長潛力市場”,德法意等國商會呼吁政府“務實對華”,并同步參與中國“綠色供應鏈”計劃。
澳大利亞“回歸”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對中國展開一周國事訪問。路透社披露,中澳圍繞油菜籽、鐵礦石、葡萄酒等關鍵領域達成突破。澳方農牧產品出口產業鏈涉及數十億澳元,僅油菜籽一項就能影響全國數十萬農戶。
澳洲過去數年追隨美國步伐,對華關系一度降至冰點。年初,澳政府高層對本國經濟依賴中國的現實作出再評估。中國連續十二年穩居澳最大貿易伙伴地位,鐵礦石、液化天然氣、農產品年貿易額逾千億美元。
阿爾巴尼斯此訪被澳媒稱為“務實外交轉向”。他在北京強調“澳中關系已進入新階段”,澳大利亞企業界也開始重返中國市場。澳方此舉被認為是對美國“圍堵戰略”的公開修正。
日本“硬剛”
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青木一彥面對媒體公開宣稱:“日本將維護本國利益到底!”新一屆政府拒絕美方提出的市場開放要求,堅決反對美國對日高關稅。特朗普隨即宣布對日本商品維持25%高關稅,日本政壇氣氛驟然緊張。
經濟層面,日本汽車、半導體等支柱產業對中國市場依賴極高。上半年中國對日出口逆勢增長7.2%,日企投資中國項目數量創近五年新高。多家日企高管公開表態,脫離中國市場“根本做不到”。
日方的強硬反擊在東京、名古屋等地獲得企業界廣泛支持。日本媒體分析,中美博弈下日本不愿再被美國當作“工具人”,而是要掌控自身經濟命脈。
美國自陷泥潭
特朗普本意用關稅大棒倒逼中國,實際卻讓美國盟友集體離心。三個月來,美國對華關稅加碼,直接推高美企和消費者成本。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每個美國家庭多支出約480美元。洛杉磯港等主要口岸吞吐量同比下跌25%,美國供應鏈壓力持續加大。
加稅98%成本由美企和美國消費者承擔。美國產業聯合會最新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企業利潤率大幅下滑,多家大型制造企業發布盈利預警。美企高管向國會公開施壓,要求政府調整對華政策。“關稅戰”的副作用已蔓延至美國內政、就業與物價。
美國“盟友包圍圈”計劃徹底瓦解。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的“倒戈”,直接動搖了美國全球同盟體系。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美國優先”戰略讓盟友寒心,西方內部裂痕加深。
中國的定力與新牌局
中國態度始終冷靜、務實。外交部針對美方示好,僅建議“向主管部門了解”,未作過度解讀。中國手握稀土、供應鏈、美債這三張王牌,穩步推進開放與合作。
中方主動與歐盟重啟溝通,深化綠色供應鏈、科技創新、數字貿易等領域合作。與澳大利亞、東盟等經濟體加快貿易談判步伐,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落地見效。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二季度中澳貿易額同比增長12.6%,帶動澳洲本幣匯率回升。
對日本,中國強化高新技術、汽車零部件、消費品等雙邊經貿交流。日中企業投資洽談會頻繁舉辦,上半年雙邊投資項目數較去年同期增長9.4%。
中國的戰略選擇以穩定、開放、合作為核心,吸引更多國家主動靠攏。中國市場的韌性和潛力,成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的“定海神針”。
三大盟友的“變臉”,不僅動搖了美國主導的全球聯盟,也加速了多極體系的形成。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的轉向具有強烈示范效應。東盟、拉美、非洲等更多國家正在重新評估與中美關系,尋找更有利的發展路徑。
全球供應鏈正經歷新一輪重組。香港貿發局分析,上半年東盟對中國出口增長6.8%,區域內投資互通活躍。中歐班列、RCEP、亞投行等平臺為全球貿易注入新活力。
美國“以鄰為壑”的政策讓傳統同盟體系分崩離析。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政府紛紛表態,反對美國單邊主義,支持多邊合作。美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明顯下降。
戰略僵局:美國的選擇空間收窄
特朗普原本設想關稅戰能讓中國低頭,現實卻演變為“孤軍奮戰”。美國既無力逼迫中國讓步,又失去盟友的支持。美方對華強硬政策失靈,聯盟體系裂變,主動權漸失。
全球多極秩序加快成型。美國正在被推向“繼續加稅孤注一擲”或“重新回頭低頭認輸”的兩難境地。無論哪種選擇,都意味著美國對全球經濟的主導力進一步削弱。
多家國際智庫分析,美方若繼續加碼關稅,將被更多新興經濟體邊緣化;若試圖重回多邊合作,失去的信任很難短期重建。全球資本流向、供應鏈布局正隨之深度調整。
參考資料:
大河網:2025-07-17 09:17:國際觀察|關稅博弈加劇 多國努力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