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貓王”的藝術跨界與文化擔當
在當代中國畫壇中,陳香含(本名陳之陽)以其靈動傳神的寫意貓畫獨樹一幟,被譽為當代書畫界的“貓王”。這位集畫家、美術館館長、文化傳播者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藝術家,近期頻繁活躍于津門文化界:6月27日,她攜“種子明信片”亮相《文學自由談》創刊40周年活動,以藝術對話文學;7月初,她在羅文華新書分享會上以書畫視角解讀天津文化脈絡;而7月15日起,她的水墨貓畫更與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作品同展于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在“丹青盛世”中演繹“貓趣”哲學。
家學淵源與學院淬煉:構建藝術基因的雙重密碼
陳香含的藝術之路始于家學啟蒙。其父為津門畫家,自幼的耳濡目染,使得她對筆墨產生了天然親近。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后,她先后深造于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大寫意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從孫其峰、霍春陽、陳啟智、湯立、劉萬鳴、王德芳等名家。這種“家學打底+學院深造”的雙重背景,賦予其作品既具傳統文人畫的雅致,又融合現代藝術的創新意識。
她的創作涵蓋動物、花鳥、人物,但尤以寫意貓畫聞名。其筆下的貓形態各異:或蜷臥石上若有所思,或躍撲蝶影靈動如生,或凝視遠方深邃似禪。這種對貓的癡迷,源自她對生命形態的深刻觀察:“貓的一舉一動都充滿詩意,它們既是自然的精靈,也是人性的鏡像”。
筆墨革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平衡
陳香含的寫意貓畫突破了傳統工筆貓的程式化表現。她創造性地將“水墨交融遞進法”融入貓毛刻畫,通過墨色的層層疊加,使貓的皮毛呈現出毛茸茸的質感,既保留了齊白石“似與不似”的寫意精神,又賦予作品雕塑般的立體感。
《靈貓倩影》中,仿古宣基底上的白貓與黃色背景形成強烈對比,虛實相生間仿佛宋代《蜀葵戲貓圖》的現代轉世。
她的色彩運用亦獨具匠心。在水墨基底上,她大膽調和赭石、花青等色料,使畫面在淡雅中透出靈動。這種創新與西方印象派的色彩觀念形成有趣對照,卻又始終堅守東方美學的“留白”意境。正如書法家陳啟智為其題詩“頑石通禪意,貍奴悟性真”,她的作品不僅形似,更通過貓的眼神、姿態傳遞出超越物象的哲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