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林敏兒 通訊員羅萬如 在這個熾熱而明亮的盛夏,梅林街道用一針一線,喚醒了千年非遺的溫度,也喚起了青少年心中對傳統文化的敬意。2025年度青少年暑期公益班首期非遺主題課程——“錦繡梅林·蘇繡傳情”于7月15日正式開啟,三十余名青少年在文化站青少年活動室中,沉浸式走進蘇繡的藝術世界,在蘇州刺繡藝術家劉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一場認識蘇州文化瑰寶—蘇繡的奇妙旅程,近距離感受了“指尖上的千年技藝”。
課堂伊始,來自蘇州的優秀刺繡藝術家劉老師,用一場生動的講述,將孩子們帶入了蘇繡悠遠的歷史長河。劉老師首先向孩子們介紹了蘇繡的歷史淵源,從春秋戰國時期的起源到明清時期的鼎盛,再到現代的發展,每一針一線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孩子們聽得入神,不時發出驚嘆。
在理論講解之后,孩子們開始了他們的蘇繡初體驗。劉老師手把手地教授了基本的刺繡技巧,包括如何穿針引線、怎樣運用不同的針法來表現圖案的層次感。孩子們專注地跟隨著老師的示范,小心翼翼地在繡布上繡出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雖然手法略顯生澀,但每一件作品都傾注了孩子們的心血,展現了他們對蘇繡藝術的初步理解和尊重。
為了讓孩子們更全面地理解蘇繡的魅力,課程中還穿插了著名作品的展示。從細膩的山水到栩栩如生的花鳥,每一件作品都令孩子們贊嘆不已。劉老師鼓勵孩子們發揮創意,將現代元素融入傳統技藝之中,以此激發他們對蘇繡文化的創新思考。
活動結束后,參與的青少年紛紛表示,這次蘇繡體驗不僅讓他們學到了一門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對蘇繡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位學員興奮地說:“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刺繡會這么有意思,現在我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蘇繡的故事,也許將來我還可以自己創作一些作品呢!”
梅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暑假公益班蘇繡一共開展10次課程,涵蓋蘇繡基礎技法、傳統圖案學習及創新設計等內容,幫助青少年在親身體驗中理解非遺、敬畏傳統。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到了蘇繡藝術的魅力,也種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期待這些種子能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他們未來人生旅途中的寶貴財富。
“錦繡梅林·蘇繡傳情”只是今年梅林街道暑期公益系列課程的精彩開篇。接下來,街道還將推出公益繪畫班、網球夏令營、籃球夏令營等項目,打造“文化+體育”雙輪驅動的成長平臺,讓假期不止于熱鬧,更成為青少年身心滋養的金色時光。
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在指尖與心靈的共振里,這個夏天,梅林正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讓文化的根脈在一代代人心中延展、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