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7月8日,北京同仁醫院兒童眼病綜合診療中心正式啟用。這個暑期,斜視與小兒眼科團隊實現全年周一至周日全周開診,滿足兒童寒暑假高峰及周末就診需求,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全周期的一站式眼健康管理服務。黨委書記農定國、常務副院長袁進以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農定國書記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建設兒童眼病綜合診療中心是醫院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要實踐,也是通過接訴即辦回應群眾訴求的具體舉措。“我們調研發現,兒童青少年看眼病時常需跨科掛號、反復預約檢查,多次往返醫院帶來諸多不便。”他強調,該中心作為公用平臺,整合了眼科各亞科及兒科、麻醉科資源,“從檢查預約到術前準備,都由首席協調員統籌推進,就是要解決患者看病的難點痛點。”
袁進常務副院長明確了中心的四大核心功能:一站式服務平臺統籌全流程預約,疑難病會診平臺整合多學科資源,視力康復訓練平臺覆蓋術后全周期,科普宣教平臺推動醫防融合,全方位實現兒童眼病醫療服務診療的廣度及深度。“接下來我們將陸續建設閱片中心、高度近視平臺等系列新型平臺,培育特色學科群。希望在眼科團隊的努力下,把中心建成標桿,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
高效便捷、多學科協同的
兒童眼科日間手術體系
兒童眼病是眼科領域中技術要求最高、診療流程最復雜的專科之一,始終是綜合醫院眼科能力的重要體現。2024年,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手術中,兒童手術占比達到11%,門診兒童患者占比達35%,反映出兒童眼健康服務的高度需求。傳統模式下,患兒術前需完成多項檢查、跨科會診及麻醉評估,平均耗時7–10天,在假期高峰期等待周期更長,顯著增加了就醫負擔與家庭成本。
為提升兒童眼病手術的可及性與效率,北京同仁醫院整合眼科、兒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學科資源,建設“兒童眼病綜合診療中心”,并重點設立兒童眼病日間手術平臺。中心負責人付晶主任介紹,平臺通過“同層檢查、同區評估、同步預約”的運行機制,實現優化空間動線,構建高效協作的就診場景,引入“首席協調員”智能化管理,保障診療全流程高效閉環,實現術前檢查、兒科會診、麻醉評估與手術安排的無縫銜接,有效將術前準備時間壓縮至2–3天,為患兒及家庭提供便捷、舒適、人性化的醫療體驗,顯著提升就診效率與患兒及家屬體驗。
平臺配備專屬診療空間、專業化兒科、麻醉科與護理團隊,以及覆蓋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切實保障兒童手術的安全性、規范性與高效性。
全病程管理貫穿始終
診療中心以“全病程、全周期、全方位”為服務理念,打造集“精準檢查-科學防控-高效康復”于一體的綜合診療平臺,圍繞兒童視覺發育過程中的關鍵節點,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未來,中心將聚焦兒童常見及復雜眼病,在臨床診療的基礎上,融合“醫工協同+人工智能”模式,系統提升疑難病識別能力與防控水平。平臺配備兒童專用智能化檢查設備,建立多模態影像融合系統與兒童眼病電子檔案,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的風險預測與動態監測系統,實現個體化、精準化干預。
同時,中心同步搭建“院內+院外+家庭”三級康復網絡,研發遠程康復監測系統及數字化康復方案,顯著提升患兒的康復依從性與整體療效。
科教協同推動
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
平臺將建立國內領先的兒童眼病科研基地,推動臨床與基礎研究的深度融合。同時推動科研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推進與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研發兒童眼病專用診療設備及AI輔助診斷系統,實現近視、斜視、弱視、罕見眼病等疾病的智能篩查與診斷。
兒童眼病綜合診療中心醫療組和管理組牽頭,靈活結合線上和線下模式,通過多渠道宣傳普及兒童眼病防治知識,提升公眾健康意識。
依托兒童眼病綜合診療中心病種豐富、病例典型的特點,開展臨床醫生及護理人員的規范化帶教工作,逐步建立針對進修醫生的體系化培訓和管理機制,與國際頂尖眼科中心建立合作,促進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
掛號方式
北京同仁醫院微信小程序?亦莊院區/崇文門院區?眼科?斜視與小兒眼科門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