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近日,有媒體記者購買8件凈重為2.5kg的樣品,購買相同規格包裝進行打包并自行稱重,每一件總重量達到2.7kg左右,此后記者分別通過8家常用快遞公司,以“標快”“普快”的方式郵寄到市內同一地點。
本次測評發現,8家企業中,有半數快遞企業在續重收費中存在“向上取整”行為。有快遞員稱,即使“2.1公斤也算3公斤的(收費)”,還有快遞公司將重量2.7kg左右的快遞,標注為4kg。
對此,“新華視點”記者查詢不同快遞公司的收費標準發現,多家快遞公司在寄件下單選項中,僅能按1公斤、2公斤等整數單位進行選擇。實際寄件過程中,記者也分別遇到了“不足1公斤按1公斤計算”和“不足0.5公斤按0.5公斤計算”的計價方式。
“‘向上取整’的計價方式已經成為行業慣例。”一家快遞企業的負責人說,各家公司取整方式不同,有的是1公斤,有的是0.5公斤。
7月17日,國家郵政局對此回應:
近日,媒體反映部分快遞企業向消費者提供服務時,存在攬收快件收費計重“向上取整”的情況。國家郵政局高度重視,迅速組織開展核查工作,指導相關寄遞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參照《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優化完善服務收費計重規則,并通過官方、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對外公示(公布),切實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目前,相關寄遞企業普遍參照《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優化了計重收費規則(具體情況附后),即計費重量以千克(kg)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至少1位。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持續督導各企業按照已公示(公布)的收費規則開展經營活動,履行服務承諾。
各快遞企業計重收費規則公示(公布情況)
京東:首重不足1kg的,按1kg計算;續重以0.5kg為計費單位,不足0.5kg的,按0.5kg計算。
申通:使用秤、卷尺等計量用具測量快件的實際重量和體積,確定正確的計費重量。計費重量以千克(kg)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至少1位。
德邦:續重以0.5kg為計重單位,不足0.5kg的,按0.5kg計,足0.5kg,向上進位至下一個1kg。
韻達:不足1kg按1kg計算;超過1kg的部分,計算續重費,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且不進位。
圓通:首重不足1kg的,按1kg計算;續重以0.1kg為計費單位,不足0.1kg的,按0.1kg計算。
中通:使用秤、卷尺等計量用具測量快件的實際重量和體積,確定正確的計費重量。計費重量以千克(kg)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至少1位。
極兔:首重1kg,不足1kg按1kg計費,續重以0.1kg為計重單位,即1.3kg按1.3kg計算運費。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綜合新華視點、人民日報等
編輯 陳筱妍
審核 毛迪 王晨郁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