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石榴結籽,緊緊相擁,中華民族,一體共同。藏疆青蒙,北京相逢,盛世少年,攜手筑夢!”7月16日晚,“見字如面·融鑄成長”2025年京藏疆青蒙“融鑄式”教育協作系列活動展示在北京藝術中心舉行,整場演出以詩朗誦《和融賦》拉開序幕。1500余名五地青少年學子齊聚一堂,通過“同學、共研、同賽、共演、結對”的多元融合路徑,展示了“融鑄式”教育協作的成果。
為進一步推動首都“融鑄式”教育協作發展,北京市教委在今年暑期開展京藏疆青蒙“融鑄式”教育協作系列活動。此次系列活動由足球賽、藝術周、科技夏令營三大活動組成,通過“五地協作、混合編組、協同表達”的組織方式,構建起以“書信結對、研學同行、賽事協作、舞臺共創”為載體的跨地域、跨民族、跨學段“大思政課”綜合實踐課堂。
“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是由北京市中小學生在2020年7月發起的一項倡議。近年來,這一倡議圍繞“對話故宮”“對話時代英雄”“對話未來”“對話冬奧”等系列主題,帶動中小學生手寫數萬封書信,北京市教委也將這一品牌育人活動融入京藏、京蒙、京港澳等地中小學生開展的各類交往交流交融活動中,讓書信成為延續青少年情感鏈接與人文交流的創新載體。
活動當晚,《見字如面:筆尖融鑄中華情》新書發布,該書收錄了北京與內蒙古兩地學生的百余封手寫信。
另外,此次“融鑄式”教育協作系列活動的重頭戲之一,京藏疆青蒙五地中學生足球邀請賽也在日前落下帷幕。據悉,該項賽事創新采用混編組隊機制,將五支球隊的110名運動員與教練員抽簽混編成“傳承隊”“夢想隊”“共進隊”“未來隊”四支聯合戰隊,少年們從陌生到并肩作戰,用汗水詮釋了協作。
此次“融鑄式”教育協作系列活動還舉行了科技夏令營,北京學生與藏疆青蒙學生一對一結對共游,走進中國科學院、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創新高地,共同合作完成“智能城市規劃”“生態保護方案”等課題。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展示活動不僅是首都“融鑄式”教育協作模式的階段性成果匯報,也是北京教育系統深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一次實踐。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