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柏青,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她那張熟悉的臉。她是國家一級演員,演了一輩子戲,把無數角色演得活靈活現,讓人印象深刻。
2014年,她因病去世的時候,上千人來送別,場面讓人動容。更讓人感慨的是,她的孫子劉誠,23歲就成了全國人民心中的驕傲——他在2015年天津爆炸中犧牲了自己,救了別人。
從小地方走出來的演員
柏青1938年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那時候正趕上抗日戰爭后期,日子不好過。她爸是個森林防火員,工作忙得腳不沾地,她5歲的時候,媽媽就去世了,留下她和爸爸相依為命。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但柏青從小就喜歡表演。她家附近有個長春電影制片廠,她沒事就跑過去看演員排練,自己在家拿個鏡子模仿,夢想著有一天也能站上舞臺。
12歲那年,她的機會來了。當時沈陽炮兵第六師有個宣傳隊招人,她憑著一腔熱情和天分被選上了,成了一名小戰士。她在隊里演過不少戲,最出名的就是歌劇《劉胡蘭》里的“二蘭子”。那時候她年紀小,嗓子亮,演得又真,隊里的人都夸她有靈氣。可惜好景不長,部隊南下,她跟不上,只好回了長春。
回到長春后,她沒放棄表演,加入了長春評劇團。那會兒評劇挺流行,她學得特別認真,很快就成了團里的臺柱子。評劇這門藝術講究唱腔和身段,柏青天生條件好,又肯下苦功,演了不少經典劇目。不過,跑碼頭的生活太辛苦,經常東奔西跑,她身體扛不住,得了嚴重的胃病,只好回家養病。
在家休養那段時間,她也沒閑著,抓緊時間看書、學文化。后來她老師看她恢復得不錯,就把她叫到了前郭縣評劇團。那時候前郭是個小地方,條件簡陋,但柏青不在乎,她一心撲在戲上。在那兒,她認識了曹宣志,一個團里的鼓手。曹宣志人老實,對柏青特別好,知道她胃不好,老給她熬粥、提醒她吃藥。1959年,兩人結了婚,從此搭檔著過日子。
演藝生涯的高光時刻
柏青的演藝生涯真算得上是大器晚成。她在評劇團干了幾十年,積累了扎實的功底,后來慢慢轉型拍電視劇和電影。1997年,她59歲了,才第一次上電視,演了部叫《喜蓮》的戲,里面是個慈祥的奶奶。這部戲播出后,觀眾反響特別好,大家都說她演得像自己家里的老人,特別親切。
之后她的戲路就打開了。她演過《希望的田野》,演過《媽媽醬湯店》,還跟鞏漢林搭檔演了2003年春晚的小品《都市外鄉人》。那小品挺火的,鞏漢林的搞笑加上柏青的穩,倆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她演戲有個特點,不管角色大小,都能讓人記住。她不搶戲,但你一看她,就覺得這人真有戲。
2007年,她70歲了,接了部大戲《家事如天》。這部戲她演了個老太太,有500多場戲,臺詞最多。別人都勸她悠著點,畢竟年紀大了,可她不聽,硬是把戲拍完了。導演張黎后來回憶說,柏青那時候身體已經不太好,但拍戲從不拖后腿,臺詞記得滾瓜爛熟,一場戲經常一條過,大家都服她。
她演了一輩子,拿了不少獎。2005年,她憑《老張法官的養老樹》拿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還得了百合獎的優秀女演員獎。這些榮譽對她來說是肯定,但她從不當回事。她常說,能演好戲,能讓觀眾喜歡,比啥獎都強。
家里的頂梁柱
柏青跟曹宣志結婚后,生了三個孩子。她事業忙,但從沒虧待過家人。曹宣志特別支持她,家里的事基本是他操持,尤其是她查出有肝病和腦病后,他更是把她照顧得無微不至。柏青常說,沒老曹,她撐不到這么多年。
她孫子劉誠是1992年生的,從小跟爺爺奶奶一塊兒長大。柏青特別疼他,經常給他講自己演戲的故事。劉誠小時候就愛聽,后來還跟著她排練過小角色。他挺崇拜奶奶,也受了家里影響——他曾祖父是個消防員,劉誠長大后也選了這條路,成了消防員。
柏青特別為劉誠驕傲。她看著他從消防學校畢業,穿上制服,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劉誠干消防員這行不容易,但他從不抱怨,參加過上千次救援,直接救過20多條命。隊里人都說他膽大心細,是個好苗子。
病魔纏身,遺憾離場
柏青年輕時就查出有肝病和腦病,這病跟她跑碼頭落下的胃病也有關系。她一直靠吃藥控制,但從沒跟人喊過苦。2014年,她同時接了三部戲,忙得連軸轉。那時候她76歲了,身體早就亮紅燈,可她還是硬撐著拍。結果有一天,她突然暈倒,直接進了醫院,之后就昏迷不醒了。
2014年4月14日,柏青走了。去世前,她拉著曹宣志的手,讓他別太難過,還要照顧好孩子們。她走得很安詳,但留下的遺憾不少。家里人說,她要是早點歇下來,可能還能多活幾年。
柏青的葬禮在吉林省松原市辦的,那天來了上千人。有她演藝圈的同事,有她的粉絲,還有當地老百姓。現場花圈擺了一片,大家都想送她最后一程。演員閆丹晨發了條微博,說柏青是她演戲的榜樣;潘長江也發了悼文,說她是個好演員,更是好前輩。
那天網上也炸了鍋,很多人回憶她的戲,說她演的角色就像自己身邊的人。有人提到《媽媽醬湯店》,說看了她演的奶奶就想起自己姥姥;還有人說《家事如天》里她那眼神,太打動人了。她的去世,對娛樂圈和觀眾來說,都是大損失。
劉誠是柏青的孫子,也是她最大的驕傲。他1992年出生,從小受奶奶影響,后來又繼承了曾祖父的消防精神,成了一名消防員。他干這行不到幾年,就參加了上千次救援。隊里人都說他膽子大,心還細,有回救了個小孩,自己還受了傷,但他一點沒后悔。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爆炸那次,他就在現場。那場爆炸太慘了,火光沖天,傷亡特別重。劉誠和隊友第一時間沖進去救人。他跑了好幾趟,救了不少人,可最后一次進去的時候,又炸了。他沒出來,9月1日才找到他的遺體。
劉誠犧牲的時候才23歲。他的死震動了全國,大家都說他是英雄。后來他被追封為烈士,國家還給他辦了隆重的葬禮。新聞里全是他的事跡,有人拍了紀錄片,有人給他立了紀念碑。他老家還建了個雕像,就為了讓大家記住這個年輕人。
柏青去世才一年,劉誠也走了,家里人一下子沒了兩個頂梁柱。曹宣志后來回了前郭縣,一個人守著老房子。鄉親們都去看他,怕他太孤單。他常坐在那兒看柏青演的戲,再摸摸劉誠的消防帽,眼淚就止不住
柏青這一輩子,留下的東西太多了。她的戲還在播,新演員還在學她的表演。她那股子認真勁兒,連病都不怕的精神,真不是誰都有的。現在電影節還經常放她的作品,年輕演員一提她,都說她是標桿。
劉誠也一樣。他的故事被寫進消防員的培訓課里,大家拿他當榜樣。他救人那股子勁兒,讓人知道消防員有多不容易。全國各地都有人紀念他,學校還設了獎學金,鼓勵年輕人學他。
這爺孫倆,一個用藝術感動人,一個用生命救人,都是咱們國家的驕傲。柏青的戲讓人看了心里暖,劉誠的事跡讓人眼里熱。他們的日子過得普通,可做的事一點不普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