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流傳著一些離譜且惡意的言論,聲稱 “保胎會影響寶寶智力”。這類毫無科學依據的說法,給許多孕媽媽帶來了不小的困擾與焦慮。
事實上,保胎是針對有流產風險的孕婦采取的醫學干預措施,目的是保障母嬰安全,其操作基于嚴謹的醫學判斷。將保胎與寶寶智力發育強行關聯,純屬誤導。孕媽媽若輕信此類謠言,可能會在需要保胎時產生不必要的顧慮,反而不利于孕期健康。對于這類傳言,建議以專業醫生的指導為準。
那么,保胎和孩子智力到底有沒有關系?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產科主治醫師袁馨表示,“保胎保出來的孩子不聰明”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錯誤認知,寶媽們千萬別輕信!
什么是保胎?
“保胎”是指孕婦在出現先兆流產或者先兆早產等異常情況時,通過醫療手段采取的一系列治療措施,是為了保護正常胎兒使其能夠繼續發育直至足月。
常見的保胎方法包括臥床休息、補充孕激素、抑制宮縮藥物治療等。對于有復發性流產和試管嬰兒的孕媽們,更能夠產生“保胎”之路的共鳴。
袁醫生介紹,首先要強調的是保胎絕對不是“逆天改命”,只是盡可能地為胎兒創造一個更舒適、更適合發育的環境。
保胎≠逆自然規律
流產的常見原因包括胚胎染色體異常(占早期流產的50%-60%),此類情況下無論怎么保胎,其實是無法改變結局的,醫學生也不鼓勵強行去干預。
保胎≠人為制造缺陷
保胎僅針對母體或妊娠環境問題(如激素不足、免疫異常、宮頸機能不全、宮縮頻繁等),而非改變胚胎本身的遺傳特性。
袁醫生表示,保胎治療分為兩類:針對先兆流產的保胎和針對先兆早產的保胎,兩種的病因不同,方法不同。
針對先兆流產的保胎,主要是針對母體環境進行治療,胚胎本身有問題的,外界是很難進行干擾也不需要干擾的,所以孕媽媽們不用擔心會把不好的種子保下來。針對先兆早產的保胎主要是適當休息、合理飲食、抑制宮縮等。
需要注意的是,保胎治療是建立在醫學評估基礎上的,只有胎兒本身發育正常,且孕婦身體狀況存在可糾正的不利因素時,保胎才有意義。
如果胎兒本身存在嚴重染色體異常、基因缺陷等問題,醫生通常會建議終止妊娠,因為這種情況下,即使保胎成功,胎兒也可能面臨多種嚴重健康問題,并非通過保胎強行讓有問題的胎兒繼續發育。
保胎會影響寶寶智力嗎?
大量臨床數據顯示,經過規范保胎治療出生的嬰兒,在智力發育、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與自然妊娠的孩子并無顯著差異。
研究人員還對不同原因保胎的兒童進行了分組研究,無論是因為孕激素缺乏、宮頸機能不全等原因進行保胎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沒有表現出智力發育遲緩的現象。
而真正影響寶寶智力的因素主要跟這四個因素相關:
1.遺傳因素
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如唐氏綜合征、脆性X綜合征等。
2.孕期因素
感染(TORCH、HIV)、接觸有害物質、營養不良、缺氧影響胎兒大腦發育。
3.分娩因素
早產、低體重出生、窒息、產傷損傷新生兒大腦。
4.出生后因素
感染、中毒、頭部外傷、營養不良、環境不良等。
因此,規范的保胎治療不會導致胎兒智力障礙。孕期的保胎治療是安全、科學且必要的,只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就無需擔心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準媽媽們在面對孕期危機時,要相信醫學的力量,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為迎接新生命做好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