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稱為“Jutta”的三號G型突擊炮,1944年5月或6月在意大利瓦爾蒙托內或科里的韋萊特里地區被美軍所俘,在它前面的是美軍第45步兵師的福特GPW吉普車。
這輛三突隸屬于德國國防軍第3裝甲擲彈兵師第103裝甲營第2連,該師在盟軍從安其奧登陸場突破后頑強抵抗直至德軍主力撤向羅馬為止。在“Jutta”字樣旁邊可見黃色的師徽,該車發動機艙兩側都有小塊附加裝甲板,上面繪有戰術編號233。
兩輛S-65拖拉機將一輛1942型T-34/76從卡盧加西南蘇希尼奇附近的沼澤地中拖出,第二輛拖拉機位于左側視野之外,但能看到牽引纜繩。這輛坦克隸屬于第50集團軍下轄的某支部隊,他們是1942年夏季紅軍最西面的部隊,直面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兵鋒。
車里雅賓斯克制造的S-60和S-65拖拉機是蘇軍裝甲部隊最基本的保障車輛,其牽引力為4噸。它們可以牽引T-26和BT,但要牽引26噸重的T-34/76,就需要兩輛甚至三輛拖拉機聯動。因為行動過于緩慢,所以一旦戰局不利,這些寶貴的機械化設備不免大量損失。
1943年夏季庫爾斯克戰役之后,蘇聯人開始回收被遺棄在戰場上的德軍第654重驅逐戰車營第2連的624號斐迪南,他們至少出動了兩輛S-65拖拉機。這個真拖得動嗎?雖然S-65拖拉機的實際牽引能力要比標稱的牽引能力大不少,但一輛斐迪南的重量也快趕上三輛T-34了。
1943年11月解放克里米亞戰役期間,蘇軍士兵使用浮橋運送一門122毫米1938型M-30榴彈炮穿越錫瓦什湖。錫瓦什湖由將克里米亞半島與歐亞大陸隔開的一系列淺灣組成,又被稱為腐臭之海、腐海或爛海,大部分區域水深在0.5米到1米之間。眾人簇擁著大炮涉水前進構成了一幅獨特場景。
德國下薩克森州瑟格爾的梅彭射擊場中的M47巴頓式坦克,這些老坦克排列成隊,一如它們當年到達的時候。此地有23輛M47和1輛豹1(其中一張照片上可以看到),作為射擊試驗用的標靶。雖然車身上沒有彈痕,看來是沒有使用殺傷性實彈攻擊,但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為破壞。
蘿莉豹的樣車。VK1602 Leopard 是第一種用動物命名的德國裝甲戰斗車輛,也是很多游戲和模型愛好者喜歡的“小”車子。但這個東西其實并不小,輕型版本就重18噸,重型版本重26噸。實際上在侵蘇戰爭中遭遇T-34后,Leopard的設計基本就走到頭了——同樣的重量,與T-34/76相比,Leopard的優勢在哪里?與更輕的德國主力四號坦克相比,這種偵察車的意義又是什么?
這組照片是VK1602 Leopard在1942年下半年進行測試時拍攝的,車體已開發完成,炮塔尚在開發中,使用未裝武器的二號G型坦克炮塔代替。但不久之后VK1602停止開發,倒是那個炮塔繼續發展,后來用在美洲獅8輪偵察車上。
一名德國士兵使用毛瑟13.2毫米反坦克步槍瞄準,攝于1918年。據國外研究者稱這是張純粹的擺拍照片,如果開火會造成肩部骨折。這種大口徑步槍正確的用法是立姿架槍射擊,這樣開槍的時候射手的身體會向后移動,而不是用肩部硬扛所有后坐力。
這張照片上還有一種專門的反坦克武器,照片右側中部,反坦克槍槍管上方是一門75.8毫米的擲雷器(7.58 cm Leichtes Minenwerfer n.A)。1918年,這種擲雷器改裝了新的大輪炮架,可以用更低平的彈道射擊,從而執行反坦克任務。
一戰老照片,對著鏡頭擺姿勢的德國對地攻擊機射手,可見射手和駕駛員都戴著步兵用的鋼盔,大概是為了在低空掃射時提供一些額外的保護。他使用的武器是一挺7.92毫米巴拉貝魯姆MG 14機槍,這是MG 08的改進型,一戰時期廣泛使用于德國飛艇和飛機。他們的座機大概是漢諾威CL.II或CL.III,從飛機的裝備時間看,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不會早于1917年8月。
一戰時期的德軍中,后座的觀察員或射手才是飛機的指揮官,這些人急眼的時候甚至會用隨身攜帶的馬鞭抽打前面的駕駛員。因為按照當時的觀念,飛機駕駛員相當于某種形式的“車夫”或者“馬夫”,伺候后座那位的。
美國陸航第12航空隊第350戰斗機大隊第347戰斗機中隊的埃德溫·L·金中尉降落后回望他那架幾乎被機油完全覆蓋的P-47雷電戰斗機,1945年1月12日攝于意大利比薩附近的基地。
當天該機在掃射意大利布雷西亞的一個鐵路編組站時被德國高射炮直接命中,兩個氣缸損壞,機油噴得到處都是。該機居然在其他飛機領航下掙扎著返回了基地,最后在塔臺引導下成功降落,飛機觸地時發動機和螺旋槳都完全卡死了。
飛機遭受的損傷被評估為二級,需要更換發動機并清理。九天后,該隊的另一名飛行員愛德華·S·洛克中尉駕駛該機被擊落陣亡。
這些照片是機械師主管H.D.(亨利)·恩布里拍攝的,然而不久后相機就被偷走了,所以他過了很多年才看到自己拍攝的東西,幸運的是小偷好心地沖洗了膠卷。
少見的照片,正借助農舍的掩護作戰的德軍犀牛自行反坦克炮(Nashorn)。顯然攝影師剛好捕捉到了開炮的瞬間,房頂的稻草都被炮口沖擊波吹到了空中,畫面最右側還能隱約看到一輛同型車的輪廓。這張照片大概于1943或1944年拍攝于東線,據說是第519重驅逐戰車營的車。這個營編成的時候全部裝備大黃蜂(Hornisse),后來逐步補充犀牛,在蘇軍發動的巴格拉基昂行動中損失殆盡。后來重編的時候就是獵豹、三突、四驅之類的雜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