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7月17日訊 (記者 孫貼靜)三十多度的夏天,高溫難耐。十歲的琳琳(化名)卻執(zhí)意穿長袖——左上臂內側那片7厘米長的深色印記,像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孩子心頭。
這顆從出生就伴隨她的“黑痣”,隨著身體發(fā)育不斷蔓延,如今幾乎覆蓋了整個上臂內側,讓她變得自卑敏感,總是用長袖衫把胳膊裹得嚴嚴實實。
專業(yè)解答消除疑慮
琳琳的家長一直為孩子的自卑情緒憂心不已,更因孩子身上的色素痣可能存在健康隱患而寢食難安。幾經輾轉打聽,他們帶著琳琳來到青島市婦女兒童醫(yī)院醫(yī)學整形美容中心,特地掛了張維娜教授的號。
診室里,張維娜教授輕輕撥開孩子的衣袖,仔細觸診后初步判斷是先天性色素痣,建議手術切除。“這類色素痣隨身體生長增大,不僅影響外觀,長期摩擦還存在潛在風險?!彼托慕忉?,“手術會采用精準切除 +減張美容縫合技術,既能徹底去除病灶,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手臂功能和美觀?!边@番話讓焦慮的家長終于松了口氣。
手術切除?減張美容縫合
術前,張維娜教授團隊精心設計切除方案,以皮膚腫物為中心,在其周圍 2毫米處畫出切除設計線,術中沿設計線平穩(wěn)切開皮膚,順利完成病變組織的完整切除。而整個手術中最考驗技術的環(huán)節(jié),當屬減張美容縫合:醫(yī)生將皮膚組織瓣小心分離,再通過精準的拉伸操作覆蓋創(chuàng)面,每一次提拉既要確保組織貼合到位,又要避免過度牽拉造成損傷。最終,這一關鍵步驟順利完成。最后階段,醫(yī)生選用比頭發(fā)絲還細的美容縫合線,按照皮膚層次逐層精細縫合,整個手術成功完成。
術后一周復查時,琳琳手臂上的創(chuàng)口恢復得很不錯。曾經困擾她的大片黑痣徹底消失,如今的她卸下了心理負擔,變得愈發(fā)自信開朗。
另外一名 12歲女孩,因左前臂出現(xiàn)一黑褐色梭形皮膚腫物(大小約 5厘米)就診。
鑒于腫物所在位置的特殊性,張維娜教授團隊采取分期切除的治療方案,目前已順利完成首次切除。
專家提醒
先天性色素痣多在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出現(xiàn),隨年齡增長可能逐漸增大。家長若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有直徑超過 0.5厘米的色素痣,尤其是位于手掌、足底、腰腹等易摩擦部位,應盡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早期干預不僅能減少心理影響,更能降低潛在健康風險。如色素痣出現(xiàn)快速增大、顏色變深、邊界不規(guī)則等變化,需立即就醫(yī)檢查并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治療,切勿輕信偏方,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