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悲劇故事,啟迪喜劇人生。
在文學中領悟,在生活中成長。
經典文學作品不僅意識到人生受苦的必然性,更意識到戰勝苦難的必要性。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韌和悲壯中,經典文學作品總是把榮譽的光環和生命的尊嚴賦予那些不甘于卑賤茍活的偉大靈魂。
當我們在經典文學作品中懂得了這些做人的要義,習得了這些做人的品質時,我們的生命就一定會煥發出無限的生機,我們的人生就一定會有所不同。
文學與生活:
英語短篇小說名篇翻譯與賞析
代顯梅 編著
出版時間:2025年5月
ISBN:978-7-300-33958-0
2024年10月25—27日,由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的第八屆英語文學專題研討會,邀請國內知名英語文學學者如陸建德老師、王守仁老師等就“文學教育、自省精神與公共價值”發表主旨演講。他們就文學中的真、善、美如何把某一社會的公共價值提升到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文學教育如何把學生從抽象的概念中解放出來,文學作品如何培養學生面對復雜的人性和人生,做了深入淺出的發言,引起了與會師生的強烈共鳴。
這就向中國的外國文學教育者和研究者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文學經典閱讀從來都不是作家和學者書齋里的自娛自樂,而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經典作家總是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把古往今來人類共享的價值用審美的形式傳遞給讀者,幫助人們相信精神生活與情感價值的重要性。
亨利·詹姆斯在《小說的藝術》(1884)中寫道:“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講,一部小說是對生活的個人而直接的印象:首先,印象的強度決定了作品的價值?!?br/>
可見,文學源于生活,經典文學因其印象的強度和心靈境界的深遠而對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美國當代文學批評家哈羅德 · 布魯姆在《短篇小說家與作品》的前言中寫道:“莎士比亞可以代表最高文學造詣的最良善效用:倘若真正理解了,它能夠治愈每個社會所固有的一些暴力?!痹谡劦矫绹娙嘶萏芈姼璧娜宋膬r值時,布魯姆指出:“閱讀惠特曼,真正理解了惠特曼,能夠使你學會自助,學會治愈你的意識創傷?!?/p>
終生致力于揭示文學經典的審美價值與人文精神的布魯姆告訴我們,文學批評的社會功能在于以鑒賞的方式參與公眾活動,“我將文學批評的功能多半看作鑒賞”,“文學批評是個人的行動,也是公眾的行動”。簡言之,經典文學作品的治愈力量在于,通過鑒賞其成功秘密,挖掘其審美之維,培養讀者的審美辨別力和文字解讀力,以此傳遞文學作品的人文精神,實現文學作品的社會價值。
【經典文學作品的特質】
劉象愚教授在“西方現代批評經典譯叢”總序(二)中精辟地總結了經典的四個特質,即內容的豐富性、實質的創造性、時空的跨越性和無限的可讀性。我們在此基礎上添加文學的修辭藝術和留白,來總結經典文學作品的特質,這正是本書所選的十篇英語短篇小說所具有的經典特色。
第一是內容的豐富性。劉象愚指出:“所謂豐富性,是指經典應該涉及人類社會、文化、人生、自然和宇宙的一些重大的思想和觀念,這些思想與觀念的對話和論證能夠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社會的完善,參與人類文化傳統的形成與積累,并積極地豐富和有益于人類生活。”本書所選的約瑟夫 · 康拉德的故事《埃米 · 福斯特》觸及的就是現代人漂泊無依的命運,在探索構成現代人的命運之網時,康拉德不僅繼承了古希臘悲劇作家對于神秘的自然力量的意識,而且補充進了他對社會環境和個人主觀能動性的覺察。這些主客觀因素一起左右著康拉德的主人公的命運走向,生動地詮釋了“人類社會、文化、人生、自然和宇宙的一些重大的思想和觀念”。經典作品的這種豐富性有助于讀者對復雜多變的現代生活保持一份耐心和探索精神。
第二是實質的創造性。劉象愚指出:“所謂創造性,是指經典不僅要包容盡可能多的思想觀念,更重要的是,它在討論這些思想觀念時必須有所創新,而不僅僅是重復前人或他人已經說明的東西。”
這就提出了經典如何處理好傳統與創新的問題。在這方面,哈羅德 · 布魯姆進一步指出了文學經典的創新性:“一首詩、一部戲劇或一部小說無論多么急于直接表現社會關懷,它都必然是由前人的作品催生出來的?!薄栋C?· 福斯特》對現代人悲劇命運的探索便是基于古希臘悲劇的傳統,并融入了康拉德對悲劇命運的原創性思考。
吉卜林的《園丁》和伍爾夫的《飛蛾之死》都隱含著戰爭主題,但是這兩個現代故事已不再是《荷馬史詩》對戰爭英雄的稱頌,而轉入對平凡生命在日?;顒又斜憩F出來的存在尊嚴的欣賞,并提醒戰爭造成的毀滅性后果。可以說,前人的作品催生了新時代的經典文學,新時代的經典文學又刷新了前人的悲劇觀念與戰爭觀念。
第三是時空的跨越性。劉象愚指出:“所謂跨越時空性,是說經典應該總是與現實的社會生活緊密相關。過去任何時代的經典,其旺盛的生命力都表現在它總是現在時,總是與當代息息相關。因此,經典的這種跨越性也可以稱為當代性?!?/p>
經典作品因為直擊人性而永遠與當代生活相關聯,可以跨越時空與所有讀者進行心靈對話?;羯5墓适隆独廖髂岬呐畠骸分猩婕暗目萍紓惱怼⑼兄g的惡性競爭、家庭教育的錯誤理念仍然是我們的時代問題。這些主題不僅承接了瑪麗·雪萊的小說《弗蘭肯斯坦》(1818)的科學倫理思想,而且又被 AI 時代的石黑一雄在其小說《克拉拉與太陽》(2021)中繼續書寫。這些作品都是在科技發展的背景下,作家對人性的憂思,是人文價值的體現。
第四是無限的可讀性。劉象愚指出:“所謂無限的可讀性,是說一部經典應該經得起一讀再讀,經得起眾多人的閱讀,經得起所有時代的閱讀。從讀者的體驗來看,經典是那些能夠啟蒙益智、陶冶情操的書;能夠使人在精神上變得成熟和深邃的書;能夠使人或驚奇、或震撼、或愉悅的書;能夠使人一旦讀后便愛不釋手或永生難忘的書;能夠讓人總想再讀而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獲的書。”
可見,經典作品是常讀常新的,隨著讀者人生閱歷與知識的不斷增加而呈現出更深邃的內涵。T.S. 艾略特說:“過去因現在而改變正如現在為過去所指引?!?/p>
經典作品無限的可讀性正在于文本的意義在過去與現在的互動中不斷地翻新和生成。愛德華·薩義德認為,“對一部經典作品的每一次閱讀和解釋都在當下把它重新激活,提供一個再次閱讀它的契機,使得現代的、新的東西一起處于一個寬闊的歷史境域”。
博爾赫斯在《論經典》一文的開始就寫道:“經典作品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心閱讀的書籍,仿佛它的全部內容像宇宙一般深邃,不可避免,經過深思熟慮,并且可以做出無窮無盡的解釋?!?/p>
詹姆斯·喬伊斯的故事《死者》就因為把生死之間的沖突與交融寫得渾然一體,從而呈現出動態而立體的人物形象,展現人與自然、過去、社會、家庭、自我從沖突達到和諧的多重生態意識,涉及個人身份、文化傳統、愛情婚姻、生死哲學、意識流變等問題。作品的意義就像生活本身的意義一樣難以窮盡,因此具有無限的可讀性。
第五是修辭藝術。文學之所以是文學,首先在于它是一種言說方式,包含著獨特的敘述策略和修辭技巧。在故事中,誰在說話的敘事視角至關重要,敘述者是否可靠決定了讀者對作品內容的批評距離的遠近。不可靠的敘事人(如《抄寫員巴特比:一個華爾街的故事》中的老板)讓讀者對其所講內容保持一份警惕;可靠的敘事人(如《真品》中的藝術家)讓讀者在信任中獲得啟迪。其次,經典文學是一門修辭藝術,它充滿獨具匠心的詞匯,美妙和諧的音韻與節奏,音韻多由英文的押頭韻和尾韻或半押韻單詞組成,節奏多由插入語、平行句或標點符號組成。辨別這些語言要素為作品豐富的內涵所做的貢獻,也就能更好地欣賞作者獨具匠心的語言魅力。
經典文學的語言還有類比、隱喻、象征、擬人、反諷等修辭技巧,這些修辭手法的使用讓文學的語言微妙含蓄,讓作品的意義含混駁雜,使作品生動地呈現了人性與人生的復雜性。
第六是留白。經典文學作品像偉大的繪畫藝術一樣多以留白來展示人文價值,文學作品的留白為讀者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間和參與意義創造的空間。在凱瑟琳 · 曼斯菲爾德的故事《理想之家》中,主人公尼夫老先生在經歷了回家的孤獨感之后,突然意識到“一直都有某個可怕的錯誤”,但是這“可怕的錯誤”究竟是什么,他并沒有去追究。這種不求甚解的粗疏符合一個不重視精神生活的商人形象。也許正是他在這個問題上的得過且過,才鑄成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和自己在家里的疏離感,但這些答案都由讀者自己去想象和補白,敘事人對此保持緘默。這種藝術的留白鼓勵讀者憑借自己的人生經驗去繼續創造作品的意義。
概言之,經典文學作品的這六種特質不僅是其經久不衰的成功秘訣,而且導致了這類文學作品閱讀的難度。假如讀者能克服閱讀的困難或者在鑒賞文章的引領下讀懂這些有一定難度的作品,必然會從中獲得深層次的精神愉悅與鑒賞文學語言藝術能力的提高,讓流溢在經典文學作品中的真、善、美成為精神友伴和生活向導。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英語國家的十位經典小說家的十個經典短篇小說,嘗試翻譯與解析。從1843年美國作家霍桑的《拉帕西尼的女兒》到1942年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飛蛾之死》,時間跨度100年,空間覆蓋大西洋兩岸的英美文學家和大洋洲的新西蘭文學家,主題涵蓋科學倫理、戰爭創傷、家庭危機、愛情異化、生命哲學與精神疾病等等,100年之內的西方世界發展變化及其對西方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造成的影響盡在其中。
閱讀這些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現代世界,更好地思考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珍惜中國幾千年文明留下的生存與發展智慧,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提高我們在新世界里的文化擔當和使命感。
作者簡介
代顯梅,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出版學術專著四部、譯著一部,在國內外專業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項,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一項。為本科生、碩博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有 “世界文明史”、 “英語短篇小說選讀”、 “美國經典小說研究”、“十九世紀美國小說”、“亨利·詹姆斯” 專題、“希里斯·米勒” 專題、“西方悲劇理論”專題、“個人與傳統才能” 專題等。
本書目錄
左滑解鎖更多相片
黃燈×楊慶祥×許道軍×葉偉民×刁克利
大咖云集,創寫盛事,
邀您共同探討
作家培養與AI時代的創意寫作
選購創意寫作指南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