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再“追星”華為。
作者|景行
編輯|文昌龍
「市象」獲悉,近期,理想汽車廢棄此前的PBC績效管理模式,將重新回歸OKR模式。
有接近理想的人士表示,廢棄PBC管理方式,回歸過去的OKR模式,意味著簡化考核管理,重視反饋,減少員工焦慮,值得支持。但也有聲音認為,從PBC再次回歸OKR,浪費了兩年的寶貴窗口期。
PBC即個人承諾績效模式,最早由IBM提出,要求員工從結果目標、執行措施、團隊協作三個維度,對個人績效作出承諾,在考核期內必須要達成某些績效目標,以支持部門總目標的實現。而IBM此舉的目的,則是為整個公司打造可量化、追蹤到個人的績效評估體系。
此后,華為引入PBC模式并加以改良推廣。從正面看,PBC模式有利于讓全體員工把精力聚焦到工作上,提升自我驅動力;但同時,PBC也和末位淘汰制一起,成為華為狼性文化的重要注腳。
引入PBC模式,曾是理想汽車全面學習華為的縮影。
2022年,問界M7攻勢兇猛,理想受到重壓。理想汽車CEO李想后來在微博發文表示:
“2022年三季度,問界M7的發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ONE打殘了,我們從來沒遇到過這么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最終理想ONE只能選擇提前停產,并給供應商支付了10億的賠償。”
李想透露,為此理想管理層拼命研究華為,管理團隊每人購買華為公開書籍不低于十本:“我們驚奇的發現,我們在產品研發、銷售服務、供應制造、組織財經等方面遇到的痛不欲生的問題,人家十幾年前就解決了,甚至二十年前就解決了。學!學!學!”
評論區有人勸李想“不成長也可以求穩,以防守為主。”李想的回答是:“不成長,毋寧死。”
從2022年開始,理想開始像素級學習華為,將公司向矩陣型組織升級。2023年2月,原華為全球HRBP管理部部長李文智任職理想汽車CFO辦公室負責人。一個月后,理想宣布原有的OKR管理方式的升級為PBC績效模式。
但外界對理想學華為一事有所爭議。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評價稱:愛學習是好事,但學到精髓挺難的,華為是個時代的產物,但時代變了。
這次回歸OKR,某種程度上是“去華為”的縮影。同樣被討論的還有理想銷售與服務群組負責人鄒良軍。作為前華為榮耀終端市場營銷部部長,鄒良軍于2023年4月加入理想改革銷售團隊,并將理想全國零售團隊劃分為26個戰區管理,并鼓勵內部賽馬。
但《21汽車》報道顯示,各大區為完成指標,存在壓縮員工成本、惡性降價等問題:“不再關注如何獲得銷售線索、如何拓展銷售人群,而是想著要把想買車的人趕緊拉到我這里來成交。”
2024年,在狂熱追逐銷量的背景下,理想汽車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了31.37%。2025年理想汽車兩次下調銷量目標,以保障利潤。今年6月27日,鄒良軍卸任理想銷服群組負責人轉為公司顧問,由理想總裁馬東輝接任。
從像素級學習華為,到懸崖勒馬,理想汽車,正在拋棄“華為思維”,嘗試走自己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