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有許多報道稱巴基斯坦將成為中國殲-35的首個出口客戶。這款借鑒了美國F-22和F-35技術的第五代隱身戰斗機,本來是為了增強巴基斯坦對抗印度的實力。然而,劇情卻出現了新的轉折,巴基斯坦表示,沒有采購殲-35戰斗機的計劃。
本文是印度《歐亞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作者是Ritu Sharma,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由于文章作者是印度人,所以部分認知與實際情況不太符合,請大家理性看待,本人翻譯此文章只是為了轉述外國人員表達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觀點。
這一聲明是在印巴“5.7空戰”后發布的,在此期間中國武器參加了實戰。雖然外界宣稱中國武器“力挽狂瀾”,幫助巴基斯坦“渡過難關”,但這次經歷似乎促使財政困窘的巴基斯坦認真評估了中國產武器的實際性能,最終否決了第五代隱身戰斗機的采購計劃。
耐人尋味的是,對殲-35戰斗機的態度轉變發生在巴基斯坦軍方高層訪問美國之后。據報道,巴基斯坦正在關注美國先進武器平臺,包括F-16C/D Block 70戰斗機(也被稱為全新生產的F-16V)、“海馬斯”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和“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與此同時,兩國經濟關系也有所改善。隨著新一輪貿易談判已經完成,成功避免美國對巴基斯坦出口產品重新征收高達29%的關稅。
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官方明確否認有關采購殲-35戰斗機的傳聞。直到2025年6月12日,仍有大量中國自媒體報道稱,巴基斯坦將采購40架殲-35戰斗機,意圖借此重新塑造南亞地區的軍事力量平衡。
對此,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哈瓦賈·阿西夫在電視采訪中表示:“我們不會購買這款中國戰斗機,這只是媒體在炒作,這對中國的武器出口有利”。
特朗普政府正在試圖讓巴基斯坦擺脫對中國軍事裝備的依賴,特別是戰斗機。目前,巴基斯坦80%的國防進口來自中國。作為放棄第五代戰斗機的替代方案,巴基斯坦已經向美國提出升級F-16戰斗機,并采購先進的AIM-120D空空導彈。
這段關系出現裂痕的另一原因,可能是中國武器在與印度沖突中的表現不佳。
在一篇名為《印度的辛多爾行動:對中國武器的戰場審判以及印度的勝利》的長文中,美軍現代戰爭研究所城市作戰研究主任約翰·斯賓塞指出,印度不僅在戰場上擊敗了巴基斯坦,更在技術上戰勝了中國。
在為期四天的沖突中,巴基斯坦嚴重依賴中國武器,包括JF-17戰斗機、CH-4無人機和紅旗-9防空系統,但這些武器都被印度本土的“布拉莫斯”導彈、“阿卡什”和“阿卡什蒂爾”防空系統以及“陣風”戰斗機、S-400等進口裝備的整合體系壓制。
歐亞時報防務專家尼廷·提庫認為,巴基斯坦可能又在上演“慣用”的兩面派游戲。他指出,阿西夫的發言未必具有決定性意義,真正掌控軍購決策的是巴基斯坦軍方。提庫補充道,考慮到宿敵印度短期內不太可能獲得隱身戰斗機,巴基斯坦可能只是推遲了采購計劃。
許多觀察人士指出,殲-35與美國F-35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殲-35的平尾和雙發設計似乎源自F-22,而前端設計則與F-35相似。這并不令人意外,早在2014年,美國就發現中國黑客通過網絡攻擊,竊取了包括F-35在內一系列武器系統的關鍵設計數據與技術細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