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蘭騎士隊,1970年成立于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同年加入NBA。騎士是克利夫蘭的第二支NBA球隊,是NBA第31支球隊,在當今30強中位列第17。
隊名:失敗者比主角有故事
騎士,是個好名字,無論是本體還是象征意義。據說“騎士”在征名過程中獲得超過1/3的票數強勢當選,理由是它代表一群無所畏懼、永不屈服的勇士,無論勝敗都堅持戰斗。
不過有一個失敗的候選者引起我的興趣:“總統”(Presidents),被提名的理由是俄亥俄州曾誕生過7位美國總統,堪稱“總統之州”。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總統”沒有當選。也不知道俄亥俄州的人民有沒有像我這樣看熱鬧不嫌事大,想想吧,這些語句天天出現在新聞、報紙、評論區,會不會很精彩:
“總統收買裁判了吧,這么黑!”
“總統收錢了吧,這都能輸!”
“XXX30分12助攻,子彈射殺總統。”(這個標題是1997年以前的)
“19分優勢被逆轉,總統晚節不保。”
“XXX末節20分,國王力擒總統。”
“XXX狂砍40分,熱火灼傷總統。”
“XXX怒砍45分,公牛頂翻總統。”
“狂輸58分,總統臉都不要了!”
“26連敗!總統刷新下限。”
“XXX總統在白宮接見總冠軍總統隊員。”
尤其是,如果有一天球隊選了一個號稱兼自稱“國王”的球員,那么究竟“國王”大還是“總統”大,又成了一個熱點話題。
——想想就刺激啊。
抱歉,跑題了,本篇是講隊徽的。
1970-71~1982-83
第一版隊徽的主色調是酒紅色和金色。外圈由酒紅色字體金色輪廓的隊名“CAVALIERS”(大)和“CLEVELAND”(小)圍成一個環形。“CAVALIERS”的首、尾字母“C”和“S”放大形成兩個凸出,給人一種可以“揭蓋”的感覺。
克利夫蘭騎士隊徽:1970-71~1982-83
logo的中心是一個酒紅色騎士【官方描述是火槍手(musketeer)】,他身披斗篷,頭戴寬檐帽,腳著高筒靴,手戴手套,右手持劍向斜上方刺出,穿過“CAVALIERS”的“C”和“A”之間。騎士的身影背后,是一個金色的籃球。
我寫NBA隊徽系列以來,這個隊徽是個人非常稱贊的一版,雖然這兩個顏色的組合并非我所喜歡,但這是球隊主色,無法強求。不過,既然是“騎士”,騎著馬也很合理吧?但沒有這樣的設計,只能留在想象里了。
1983-84~1993-94
第一版隊徽用了13年后,也許是視覺疲勞,也許是想換換運氣,球隊重新設計了隊徽。畢竟這13年里,球隊僅3次打入季后賽,2次倒在第一輪。到了1983年,已經連續五年樂透,年均不足27勝。
新版隊徽完全拋棄了上一版的元素。其核心是“CAVS”這個隊名縮寫,紅色字體帶黑色陰影。在字母“V”的凹槽里,有白色籃網,上方一個紅色圓形物體,想必就是籃球了。不用肯定的描述是因為它看起來更像一塊圓形板而非球體。
克利夫蘭騎士隊徽:1983-84~1993-94
無論有沒有關系,在第二版隊徽的11年里,騎士隊7次打進季后賽,2次突破首輪,1次打進東區決賽。雖然這個成績單比第一版隊徽期間進步了很多,但還是沒法掩蓋這個隊徽的問題——我不想說它丑,那就只能怪設計師偷懶吧。
1994-952002-03
1994年,也許是為了跟上潮流,因為有不少球隊都在90年代陸續更換隊徽,騎士也不甘寂寞。這一版再次來了個大翻新,只有底部的“CAVS”字樣,才讓人知道它與前代logo的傳承關系。
新版隊徽線條簡潔,下方是細黑字體藍色粗輪廓的球隊名字縮寫“CAVS”,上方是一塊與文字相等長度的黑色矩形。矩形內部有一個黑邊黑網的籃框,但用了白底色來突出。一個橙紅色籃球正在落入框中,環繞著矩形左上角的一道藍色開叉的弧線,也許表示籃球的軌跡。不用肯定的表述是因為這道軌跡太過詭異,它跟籃球的組合也未給人一種籃球沿著它入框的視覺效果。
克利夫蘭騎士隊徽:1994-95~2002-03
我們知道很多球隊都有自己的主色調,無論隊徽、球衣怎么改,這些核心元素都不會改變。歷經兩次修改的三版騎士隊徽,你能告訴我它始終不變的顏色和元素嗎?
2003-04~2009-10
據說上一版隊徽確實風評不佳,被認為與隊名脫節,象征混亂,未能承載城市榮譽。加上2003年選中了天之驕子,正好借機再改以開啟新的歷史階段。
新隊徽中心是個金邊深藍色線槽的酒紅色籃球,深藍色背景上的白色球隊名字“CAVALIERS”托著小號字體的“CLEVELAND”從籃球左下方橫掃而過,止于籃球右側中部。一把金色西洋劍從籃球右下方向左上方刺出,劍刃的一半長度穿過字母“C”的中心。
克利夫蘭騎士隊徽:2003-04~2009-10
據說修改隊徽的目的除了新時代,還有“回歸本源”。我承認這版隊徽比前兩版好看,但要說“回歸”?還真看不出來。倒是官方描述的“酒紅色”和“金色”,前者太淺,幾近大紅;后者太深,更似銅色。另外,雖然不講迷信提倡科學,但從東方人的視角,那把劍從“騎士”的首字母穿心而過,總有怪怪的感覺。
2010-11~2016-17
熟悉近代NBA歷史的人都知道,2003年、2010年都是騎士隊史的關鍵年份。2003年修改隊徽據說與隊史中的事件有關,2010年則未找到有關的證據,也許僅僅是巧合。
克利夫蘭騎士隊徽:2010-11~2016-17
新版隊徽完全繼承了上一版的設計,僅僅調整了上一版中被吐槽的兩個顏色。籃球加深成了酒紅色,邊框和西洋劍則調亮成為金黃色。
2017-18~2021-22
上兩個兄弟版本的隊徽分別都使用了7個賽季。2017年,再一次迎來修改。有一種說法是,修改的核心動因源于2016年奪冠后的身份重構需求,變革不僅是對冠軍榮耀的視覺銘刻,更是球隊文化從“挑戰者”向“捍衛者”的戰略轉型。作為萬里之外沒法接觸第一手證據的人,出于嚴謹,我并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巧合(此處加狗頭)。2017年有7支NBA球隊更換隊徽,是史上第二多的年份。
克利夫蘭騎士隊徽:2017-18~2021-22
2017版隊徽增加了全新的盾牌元素。盾牌以黑色為底色,外鑲金色、酒紅兩色邊框。白色字體隊名“CLEVELAND CAVALIERS”分兩行布置在盾牌上半部分。金黑色西洋劍一柱擎天,從盾牌下方直指天空,穿過金邊酒紅色大寫字母“C”和“CLEVELAND CAVALIERS”背面。
根據官方的說法,新增的盾牌表示“捍衛我們的土地”(Defend the Land)。被長劍穿過的字母“C”,代表了比“Cavaliers”更宏大的意義:象征克利夫蘭,一個團結的城市;象征騎士隊致力于捍衛勝利,無論在場上還是場下。
不易被人注意到的是,劍與“C”并非簡單的劍穿過“C”的關系。劍刃與鑲嵌在劍脊上凸起的裝飾物,也被“C”的上半部分從上削開,可以看到狹窄的裝飾物在“C”上部的前側,而較寬的劍刃被“C”上部擋在后方。再看看“C”鋒利的棱角,分明就是一件利器啊。同前兩版的“利劍穿心”一樣,我不知道這個多出來的細節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也沒有看到官方的闡釋。
從視覺效果看,元素的具象化、對比度都比歷次版本更優,個人認為它是最好的一版。但若從意象看,實在不明白這個設計的內涵。
2022-23至今
2022年,球隊再次更改隊徽。如果不算正在持續使用中的新版隊徽,上一版最漂亮的隊徽成了最短命的一版。
克利夫蘭騎士隊徽:2022-23至今
新隊徽柔化了畫面的對比度。金色、酒紅色都暗化,“CLEVELAND CAVALIERS”改成金色,字體也顯得一本正經。而“C”上的主色幾乎成了紫色。光從顏色的變化看,比起上一版,似乎失去了鋒芒。
最大的變化則是去掉了西洋劍這把“騎士”身上最重要的象征物。曾經有人比較過當今NBA與十數年前的風格,大意是經過各種條條框框的馴化,如今的球員們都成了好好先生,場外知道穿西裝了,場內不再打架了,輸球了也可以和對手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所以,新時代的騎士,不再需要用敵意強烈的劍來裝飾自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