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疾控中心(市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提示:高溫天氣,這份防暑指南請收好!
隨著夏季氣溫持續(xù)攀升,高溫天氣不僅帶來體感上的不適,更潛藏著多種健康風險。掌握科學的防暑降溫知識,才能讓我們在炎炎夏日中保持健康活力。
一、高溫天氣的危害有哪些?
1.中暑:體溫調節(jié)失衡,出現(xiàn)頭暈、惡心、乏力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2.熱射病:中暑的重癥形式,體溫可高達40℃以上,伴隨意識模糊、抽搐,需立即急救。
3.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高溫下血管擴張,血壓波動,心臟病、中風等發(fā)病概率上升。
4.脫水與電解質紊亂:大量出汗導致體內水分和鹽分流失,可能引發(fā)肌肉痙攣等。
二、不同人群如何做好高溫防護?
1.戶外工作者
穿戴防護裝備:戴寬檐帽、太陽鏡,穿透氣淺色衣物,減少皮膚直接暴曬。
定時休息補水:每1-2小時到陰涼處休息,飲用含鹽分的水或運動飲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飲用冰水。
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如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出現(xiàn)不適及時使用。
2.老年人與兒童
保持室內涼爽:使用空調或風扇,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環(huán)境中(室溫建議控制在26-28℃)。
關注身體狀態(tài):老年人若出現(xiàn)乏力、食欲不振等情況,及時測量體溫;兒童活動后注意觀察是否有中暑跡象。
少量多次補水:老人和兒童對脫水的感知較弱,需主動提醒喝水,避免飲用過多冷飲刺激腸胃。
3.孕婦及慢性病患者
減少外出:高溫時段(10:00-16:00)盡量待在室內,如需外出選擇清晨或傍晚。
監(jiān)測健康指標:慢性病患者按時服藥,關注血壓、血糖變化,若出現(xiàn)頭暈、胸悶等癥狀及時就醫(yī)。
三、高溫天氣的居家與出行建議
1.居家防暑:
關閉朝陽窗戶,拉上遮陽簾,必要時使用隔熱膜。
合理用電,避免空調長時間低溫運行(建議設置為26℃以上),定期開窗通風。
準備冰袋、涼席等降溫物品,儲備足夠的飲用水和防暑藥品。
2.出行注意:
避免自駕時車內密閉,提前開啟空調降溫,車內備足飲用水。
乘坐公共交通時,選擇有空調的車輛,避免擁擠悶熱。
四、中暑了怎么辦?
1.迅速轉移: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保持呼吸通暢。
2.物理降溫:用冷水擦拭身體、敷冰袋(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幫助散熱。
3.補充水分:若患者意識清醒,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避免喝濃茶、咖啡。
4.及時就醫(yī):若癥狀持續(xù)不緩解立即撥打120送醫(yī)。
五、高溫天氣的飲食調理
1.多吃清熱解暑食物:如西瓜、黃瓜、綠豆湯、冬瓜等,既能補水又能降溫。
2.補充蛋白質:適量攝入魚、蛋、豆制品,增強身體抵抗力。
3.避免辛辣、高油食物:這類食物易加重身體代謝負擔,引發(fā)上火或消化不良。
高溫天氣不可小覷,做好防護才能安然度夏。記住“防曬、補水、休息、監(jiān)測”四大原則,根據自身情況科學應對,讓酷暑不再成為健康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